登录/注册
首页 纺织化纤行业
以变应变,8家棉纺织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释放哪些信号?   近日,随着棉纺织行业上市公司2022年一季度业绩报告的陆续披露,棉纺织行业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逐渐露出水面。在8家棉纺织上市公司公布的业绩报告中,其中2家为亏损状态,其余6家皆赢利。   今年,受国内疫情反复影响,纺织市场没有出现传统的“金三银四”,面对消费市场的不景气,龙头企业或加码产品研发,或进行全球产业布局以增强自身竞争力,保持稳步发展。专家认为,物流受限叠加需求不振,预计二季度或为全年压力最大的阶段。   华孚时尚   新建纺纱产业园   聚焦差异化产品   公司名称华孚时尚股份有限公司   经营情况一季度实现实现营业总收入41.47亿元,同比增长7.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0亿元,同比增长14.36%;扣非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126.44%   变动原因积极拓展国内市场、非美国际市场,与国内多家品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国内品牌的市场增量弥补了海外订单的缺口;采取有效措施把控产销平衡的节奏,根据订单价值配置公司资源;通过订单集聚提升产能效率,通过数智化提效降本,克服了局部区域阶段性疫情影响的考验,多项举措明显提升产品毛利率。   核心事件今年,华孚时尚将加大对袜业端四大业务的支持力度,此外,公司还将新建安徽淮北30万锭智能纺纱产业园项目,该项目主要聚焦在具备差异化竞争力的产品上,将为客户提供更好的综合性服务。   记者点评在部分海外品牌限制新疆棉的背景下,华孚时尚利用品牌与产品优势,调整市场与客户结构,调整优化纱线主业,积极推进数智化升级。与此同时,华孚时尚积极发展网链业务,前端把握住市场行情实现了量利齐增,后端网链在袜业品类实现了突破。   百隆东方   利用产能布局优势   回应客户需求   公司名称百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   经营情况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7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5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3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5.82%。   变动原因得益于企业在国内及越南的产能布局优势,以及在色纺领域丰富的产品线,在全球受疫情影响、供应链无法得到保证的情况之下,仍能为客户保质保量,及时提供色纺纱等产品,赢得了众多客户的信任以及更多的市场份额。   核心事件2月28日,百隆东方发布公告,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获得证监会审核通过。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百隆(越南)扩建39万锭纱线项目。   记者点评百隆东方主营中高端色纺纱线,目前已形成自生为主、外协为辅的小批量、多品种、快速反应经营模式。近几年,百隆东方利用公司自身产能布局优势,紧贴市场,加强服务,积极回应客户需求,并以完善、稳定、准时、可靠的供应能力受到更多高端品牌的认可,从而获得更多市场订单份额,构建起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优势,从而带动业绩增长。   常山北明   将技术创新   作为转型升级新方向   公司名称石家庄常山北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经营情况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52亿元,同比增长36.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648.26万元,上年同期亏损8885.46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4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35亿元。   变动原因公司在产品开发方面持续发力,加大功能性差别化纤维面料和色纺产品比例,不断增强下游订单承揽能力,使营业收入大幅提升。   核心事件由于市场环境及公司经营战略发生变化,公司2020年终止在新疆投资建设纺织服装综合项目。通过对纺织板块进行结构调整,淘汰毛利低、市场前景差的品种,增加毛利高、市场前景好的品种,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和赢利能力。   记者点评近两年,常山北明不断调整业务结构,纺织主业上,把技术创新作为纺织主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加大研发投入强度,发挥人才、技术、装备等优势,开发生产再生纤维纱、色纺纱、高档服装、床品面料和差别化纤维面料,在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改造提升上下更大的功夫。   鲁泰纺织   需求恢复   驱动营收净利双增长   公司名称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经营情况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8亿元,同比增长59.0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9亿元,同比增长113.84%。   变动原因市场需求恢复,公司产品销售量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   核心事件今年,鲁泰纺织将在越南西宁省投资设立梭织和针织等面料产品生产基地,项目目前正处于筹建阶段。项目规划总投资约2.1亿美元,分两期实施,实施完成后可实现年产约6000万米高档梭织面料。   记者点评鲁泰纺织通过国内外优势互补、内外联动和产品分工,在不断满足客户差异化的需求的同时,逐步释放纱线、色织面料、印染面料、功能性面料、针织面料、服装六大产品线的自主活力,围绕质量保证与提升、降低成本、缩短交期、提高效率等方面开展改进工作,通过推进鲁联功能性面料产品线、针织面料产品线改造等项目建设,不断完善产品结构,积极打造正装、休闲、舒适、时尚不同类产品,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   联发股份   布局东南亚   产业增强抗风险能力   公司名称江苏联发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经营情况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45亿元,同比增长22.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35.89万元,同比下降25.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632.82万元,同比增长40.78%。   变动原因联发股份通过各项举措,使纺、织、印染、家纺、制衣、品牌等产业链各环节的生产和设计高效衔接;在管控物资供应、生产管理、产品质量、能源消耗等环节,不断更新设备,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缩短周期。   核心事件为应对全球纺织产业贸易格局的变化,满足东南亚地区服装产业对高档梭织面料的需求,江苏联发纺织在印尼投资建设年产6600万米高档梭织服装面料项目,预计项目试运行时间为2022年二季度。   记者点评今年上半年,联发股份出口订单压力有所缓解,公司作为龙头企业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有望实现市场份额提升。联发股份投资建设的高档家纺坯布及配套纱线生产项目陆续投产,为公司下游工序供应家纺坯布原料,延伸了家纺产业链,为公司实现家纺产业布局奠定基础。   新野纺织   统筹国内外棉花资源   提高生产效率   公司名称河南新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经营情况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9.84亿元,同比下降26.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37.25万元,同比下降68.64%;扣非净利润816.27万元,同比下降73.85%。   变动原因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风险加剧,叠加全球新冠疫情对行业的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   核心事件新野纺织2020年斥资1.2亿元在河南省新野县纺织产业集聚区投资建设高档纺熔复合非织造布项目,但由于受全球疫情影响,项目建设期尚无法预计。新野纺织表示,目前该项目仍在前期准备中。   记者点评新野纺织是国内高端棉纺织品领域的制造商之一,在国家“一带一路”策略的框架下,新野纺织相继在新疆投资20多亿元,整合了新疆的棉花收购、棉花加工、纺纱产业链,公司纺纱产能达到170余万锭。今年,公司将充分发挥新疆生产基地的成本优势,统筹国内国外棉花资源,在稳定品质的同时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以保持公司在棉纺织行业的领先地位。   华茂股份   引入下游龙头企业   实现产业协同发展   公司名称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经营情况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17亿元,同比增长4.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56亿元,上年同期亏损2462.66万元;扣非净利润2918.85万元,同比下降19.19%。   变动原因受疫情的持续影响,全球棉花市场的外部压力逐渐增多。棉花价格变动对公司一季度生产以及销售造成明显影响。   核心事件2021年12月,华茂股份公告披露,宁波瑞鼎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瑞鼎)将以4.8亿元的价格拿下安徽华茂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茂集团)17.28%股权。宁波瑞鼎是国内纺织业代工巨头申洲国际的旗下公司。   记者点评华茂集团通过引入纺织同行业战略投资者——申洲国际,与华茂集团及公司形成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配套,实现产业协同发展,并通过转变国有控股企业的现行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提升华茂集团及公司的运营治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给公司带来更好的发展前景。同样,对于申洲国际来说,本次收购可加强自身与安徽华茂纺织的供应链保障,并对公司日后的纱线及梭织布供应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   凤竹纺织   立足针织印染   主业打造优质面料   公司名称福建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经营情况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2.64亿元,同比增长15.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0.13万元,同比下降3.66%;扣非净利润345.27万元,同比下降49.18%。   变动原因公司在加强巩固原有客户群基础上努力拓展国内外新客户并优化产品结构,公司营收实现增长。   核心事件今年是凤竹纺织安东新厂建成投产的第一年,该厂区采用目可实现生产、库存与供应链无缝衔接的自动仓储系统。依靠这套智能系统,凤竹新厂实现了从“汗水物流”到“智慧物流”的转变。今年,企业计划投入5000万元以上,加大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改造,提升竞争力。   记者点评一直以来,凤竹纺织立足于针织印染主业,匠心打造优质面料产品,以绿色发展为转型理念,在技术研发、人才培育、绿色生产、智能制造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实现了传统印染行业向现代化方向转型发展。凤竹安东新厂以生产高端针织印染布为主,通过研发新产品、新设计,不断赋予产品新的功能、新的内涵,满足广大消费者更广泛多样的需求,取得良好市场效应。   2022-05-16 14:12:34
河南:下游需求不佳 纺企承压运行   4月上旬开始,受到国内疫情防控影响,下游纺企经营压力陡然上升,河南纺企通过降低生产成本,尽力保证正常运行。      从调查看,国内各大棉纺集聚区虽都面临产销压力,但具体情况存在地区差异,即便同一个地区企业,产销也都不同。河南地区纺企以生产中低端纱线为主,高档纱线占比有限。      一位纺织企业人士介绍,现在企业开机率维持80%以上,棉花库存半个月左右,棉纱库存较大,产销面临很大压力。周边企业较差,有的企业开机率不到50%,为降低生产成本,全部安排白班休息,因峰谷用电差价较大。还有的企业为留住员工,即便产销压力大,也尽量排单生产。      该人士介绍,纺企产销遇阻主要是疫情原因。4月上海全城封城,周边城市的纺织、织布、服装企业受到影响较大,很多企业减产或停产应对疫情,导致棉花需求减少。另外消费终端也受到疫情影响,国内部分地区商场门店关门停业,服装消费量也出现下降。5月上旬上海地区逐渐解封,但广州等地又出现阳性病例,当地织布、服装企业正常生产受限,由于自己所在企业的棉纱主要销往广东等地,致使订单显着减少。      另一方面,棉价处高位,企业产销利润倒挂。据了解,半精梳40支销售价31000元/吨,新疆机采棉价格22000元/吨,按照棉花和棉纱1.35织成比例计算,企业每纺1吨棉纱亏损500-1000元(企业资金成本不一样,亏损金额存在差异)。在这样的形势下,企业生产积极性较低。      据河南企业了解,目前混纺纱销售良好,下游布厂订单较多,主要是混纺纱成本远低于纯棉纱,下游企业出于降低成本考虑,更愿意使用混纺纱。因此在疫情防控和高棉价影响下,预计纺企还将承压运行。 2022-05-16 14:12:53
中泰新丝路纺织举行三四期织布印染成衣项目联动投产剪彩仪式   近日,中泰(丹加拉)新丝路纺织产业有限公司举行三、四期织布、印染、成衣项目联动投产剪彩仪式。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总统埃莫马利·拉赫蒙莅临出席仪式,中国驻塔吉克斯坦大使吉树民及在塔7家中资企业代表参加了本次剪彩仪式。      中塔两国员工及塔吉克斯坦十大部委人员在中泰(丹加拉)公司园区汇聚一堂,在三期生产厂房前,拉赫蒙、吉树民及中泰新建新丝路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旺等共同为项目联动投产剪裁。陈旺简要汇报了中泰(丹加拉)公司全产业链生产经营情况。拉赫蒙总统与吉树民等一行参观了三、四期生产厂房,并与员工亲切交谈,询问工作与收入状况,勉励塔籍员工要多多学习专业技术知识,提高技能水平,努力成为中泰(丹加拉)公司的优秀员工与骨干力量。拉赫蒙总统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给予高度肯定,对公司成衣质量表示赞赏,他高兴地说,希望自己成为中泰(丹加拉)公司生产的第一套西服的顾客。拉赫蒙总统展望了成衣市场在塔吉克斯坦国内及国际的美好前景,他说,今年是中塔两国建交30周年,他参加了中国的北京奥运会,看到了中国的强大及建设速度,对中国内循环再生能力及体量感到十分钦佩,希望中泰(丹加拉)公司牢牢把把握国内外市场需求,将公司终端产品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产品。      吉树民表示,近年来,在中塔两国元首亲切关怀和战略引领下,中塔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取得快速发展,中泰(丹加拉)公司三、四期项目顺利投产是中塔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同时也为当地居民就业、人才培养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泰(丹加拉)公司三、四期纺织项目的建成投产,是中泰集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际举措,也是帮助塔国发展当地经济、解决当地就业问题的生动实践,三、四期项目的建成投产,标志着中泰新丝路塔吉克斯坦农业纺织产业园已成为中亚地区最大、最全的集棉花种植、皮棉加工、纺纱、织布、印染、成衣全产业链示范园区,也是全世界农业纺织产业最完整的园区之一。      据了解,目前,中泰(丹加拉)项目一期就业269人,二期就业138人,三期就业262人,四期就业260人,企业总就业人数1250人,未来通过增加企业产能等方式,员工人数将增加到2000人。截至目前已生产各类服装18.3万件,染色布37.22吨,布50.14吨,梭织面料500万3.5万平方米,生产的服装、纱线、纺织品等制成品出口到俄罗斯、土耳其、白俄罗斯、波兰、阿塞拜疆和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 2022-05-16 14:14:39
USDA 5月份月报:2022/23年度美棉供应与产量预估欠佳   棉花:尽管预计美棉种植面积每年增加100万英亩,美国对2022/23年棉花预测包括较小的产量,因预计放弃量将增加1倍以上。据3月预期种植面积所示的1220万英亩种植面积,预计产量为1650万包,但预计收获面积将下降110万英亩至910万英亩,因西南部有限的降水表明与2021/22年度相比,放弃程度更高。随着全国产量的提高,预计产量将减少约100万包。如果携带量较大,预计供应量会略低。随着美国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下降,预计出口也将小幅下降至1450万包。2022/23年度美国期末库存为290万包,预计比前一年减少50万包,相当于总使用量的17%。销售年度平均高地农场价格预计为每磅90美分,略低于前一年的历史高点。      对于2021/22年度,美棉产量比上个月减少约10万包,降至1750万包。出口和消费保持不变,期末库存估计减少10万包,为340万包。预计的季节平均价格比4月高出1美分,为每磅92美分。      预计2022/23年度全球供应量将低于一年前的水平,因较低的起始库存远远抵消260万包的产量增长,消费量和期末库存也有所下降。预计面积增加将推动产量增加,预计印度的产量将增加200万包,中国、土耳其预计将增加50万包,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墨西哥的产量增长幅度较小。预计2022/23年度世界消费量将比前一年下降100万包至1.22亿包,棉价目前为2011年以来最高水平,也是相对于聚酯的最高水平。全球期末库存预计将比前一年下降1%,至8280万包。随着中国进口部分反弹,世界贸易预计将增加200万包。      全球2021/22年度估计显示,与上个月相比,产量和使用量有所下降。由于季末营销下降,印度产量减少100万包,占全球180万包减少的主要原因。预计世界消费量比4月减少110万包,因中国的预测减少50万包,对乌兹别克斯坦资产负债表的历史修订减少估计消费量50万包。期末库存也略有下降,减少27万包,至8360万包。 2022-05-16 14:14:49
行情 | 上下游产业利润传导不畅 纺织市场结构或重建 据外媒报道,5月10日美国总统表示,不久后可能会取消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的部分关税,以帮助控制美国不断上涨的消费者价格。同时还表示白宫正在审视上届政府执政期间实施的“惩罚措施”,这些措施提高了从尿布到服装和家具的所有商品的价格,后期有可能选择完全取消征加关税。时隔多年,从美联储再次加息,到全球商品供应链中断引发的市场风险,对全球大宗商品乃至纺织产业都带来了明显冲击。 近几年,由于疫情在全球蔓延,导致各国经济出现滑坡,终端纺织品、服装消费下降。人们对衣着类消费支出边际下滑,进而使众多知名连锁服装门店退出市场。另一方面,通货膨胀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化肥、农药、地膜、地租等各类生产要素投入成本增加,导致棉花、涤纶等众多纺织原料纤维价格上涨。作为纵向延伸较长的纺织产业链,在上游端产品价格快速抬升情况下,下游消费偏弱,无法及时正向传导成本上移带来的影响,最终使众多加工企业产品利润被吞噬,生产积极性明显下滑。例如:棉花上游轧花企业因籽棉价格大涨,导致皮棉成本与市场价格倒挂,出现大幅亏损;纺纱企业同样因棉花原料价格大涨,而纱线价格难涨,经营利润入不敷出。上下游产业在短时间内无法通过市场化实现自我调节,进而使纺织产业出现“旺季不旺”的异常景象。 除了产业上下游利润传导不畅,区域间产销矛盾也有所加剧。在过去一年时间,越南、印度等地纺织市场异常火旺,国内部分外贸订单却有流失,欧美消费市场供应链出现倾斜,迫使部分国内纺织企业不得不调整产业布局与规划。虽输美纺织品出口关税有望取消,但通货膨胀、全球纺织品贸易流的变化或预示着全球纺织市场结构或面临重建,参市业者或需要提前做出更多的长远计划。     2022-05-16 14:15:50
进口纱:报价涨跌互现 贸易商清关热情低   据广东、江浙等地部分棉纱贸易商及织布企业反馈,5月份以来船货及保税棉纱报价呈现明显分化,其中巴基斯坦纱、印度及乌兹别克斯坦等产地棉纱FOB/CNF报价稳中偏强,一些大厂、一线品牌的中高配纱上调相对明显,越南纱报价则稳中偏弱,贸易商对大单、老客户、现款现货优惠空间稍有扩大。      值得注意的是,因部分越南纱厂不再生产、供货12S、C16S棉纱(纱厂转产C21-C40S高配纱,部分前期订单协商解约或推迟15-30天交货),因此巴基斯坦赛络纺8S-16S纱调涨的气氛较浓。      宁波某轻纺进出口公司表示,近期江苏、浙江、福建等织造厂和中间商对中高配OE16S、OE21S、OE26S、OE32S进口纱的询价/拿货有所回暖,主要是一些外贸公司、纺服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采用中高配OE纱代替环锭纺纱(或紧密纺纱)。另外,受近期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的影响,越南、印度、巴基斯坦等棉纱清关后价格上涨较大,与国产棉纱的“倒挂”幅度持续拉大,因此棉纱贸易企业棉纱主动清关的积极性、热情比较低,现货美金报价增多。      一些中间商、布厂反映,由于进口企业棉纱签约采购期不同(保税及清关印巴、越南纱等成本相差非常大),再加上库存、企业资金流状况差距较大,因此目前进口纱报价高低价并存、参差不齐的混乱现象很突出,需要采购方货比多家、反复议价,尤其现款现货的买家。 2022-05-17 10:31:39
棉花市场周报:国际环境收缩未改 国内疆棉动销显现   本周(2022年5月9-13日),国内外棉价下跌;国内外棉纱价格微幅上涨;涤纶短纤价格走高。      一、国内棉价下跌      本周,棉花下游需求迟迟不见好转,新疆棉花加工企业迫于成本压力,降价去库存意愿明显增强,国内棉花现货价格下跌,期货价格走弱后盘整。2022年5月9-13日,代表内地标准级皮棉市场价格的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均价22284元/吨,较前周下跌90元/吨,跌幅0.4%。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均价21255元/吨,较前周下跌455元/吨,跌幅2.1%。      二、国际棉价下跌      本周,美国4月CPI同比增长8.3%高于预期,迹象表明通胀存在进一步上涨可能,显着强化市场对于美联储激进加息预期,美股连续大幅下跌,国际棉价整体下跌。2022年5月9-13日,美国洲际交易所棉花期货(ICE)主力合约结算均价143.75美分/磅,较前周下跌5.85美分/磅,跌幅3.9%;代表进口棉中国主港到岸均价的国际棉花指数(M)均价160.36美分/磅,较前周下跌7.11美分/磅,跌幅4.2%,折人民币进口成本24907元/吨(按1%关税计算,含港杂和运费),较前周下跌1105元/吨,跌幅4.2%,国际棉价比国内棉价高2623元/吨,价差较上周收窄1014元/吨。      三、国内外棉纱价格小幅上涨      本周,国内纺织市场气氛仍低迷,随着棉价回落,企业反映纱线询价略有增加,但试探性上调棉纱报价效果并不理想。进口纱外盘成交气氛依然偏弱,报价整体稳定,仅印度纱报价随印度棉价小幅调涨,当前常规外纱高于国产纱2713元/吨。国内坯布后续订单稀少,为缓解库存压力,纯棉布降价销售。涤纶短纤价格随原料PTA上涨。      四、后市展望      美国通胀继续飙升进一步强化激进加息预期,海外棉花或面临重新定价。美联储主席重申未来2次会议上各加息50基点,其加息幅度仍未到位,能否降低通胀仍遭质疑。欧洲央行强化7月加息预期,并暗示今年会多次加息。棉市方面,据美国农业部数据,上周2021年度美棉签约量0.6万吨,环比减少88%,创本年度新低。2022年度美棉播种进度完成24%,同比持平。巴基斯坦缺水地区种植进度放缓。美国农业部5月首次发布2022年度全球棉花供需数据,预计2022年度全球棉花产量2636万吨,同比增长2.2%;消费量2656万吨,同比下降0.8%;库存消费比为67.9%,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印度考虑直接由印度棉花公司向纺织厂出售棉花的可能性。据中国棉花网消息,由于棉花原料价格仍居高,越南部分纺织厂生产由C12S-16S转向高配C21S-40S。印度蒂鲁布尔出口商协会称,针织品行业正经历困难局面,请求印度国家银行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流动性危机。短期,国际方面资金成本提高态势不改,资本市场仍面临收缩压力,海外棉花或面临重新定价,但国际棉市资本仍不愿就此作罢,继续炒作企图仍须提防。      上游新疆棉现货降价动销,产业链运行情况有待观察。据国家统计局数据,4月纺织原料类购进价格环比增加0.4%,纺织服装、服饰业出厂价格环比持平,显示纺织实体企业利润仍在收窄。5月11日市场监管总局就查处哄抬价格违法行为相关文件征求意见,明确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大市场巡查力度,依法查处哄抬价格等价格违法行为。棉市方面,5月中旬新疆播种期天气适宜,南疆部分地区棉苗已长出3-6片真叶,棉农对2022年度棉花增产预期较强。现货市场上,新疆棉企挺价意愿进一步松动,降价销售2021年度棉花的企业增加。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5月6-12日2021年度棉花现货销售6.8万吨,环比增加74%,创近6周以来新高。纺企仅在急需下逢低少量采购原料,纱线销售仍受阻。部分企业反映,目前棉纺厂产销利润偏低现象仍较普遍,山东、河北、河南等地部分纺企五一假期以来仍未复工,有些纺企即使复产开机率也不高于50%。广东等地疫情导致终端坯布、服装厂生产受限,订单仍低迷。综上,上游新疆棉降价动销释放积极信号,下游纺织厂悲观情绪仍重,棉纺产业链能否顺畅运行仍需观察。 2022-05-17 10:3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