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首页 纺织化纤行业
郑棉录得年内新低,内外棉价走势分化  5月25日,国内棉花期货延续弱势调整,主力合约盘中一度跳水至20335元/吨,创下年内新低,后收复部分日内跌幅最终收于20565元/吨,单日下跌1.6%,日线三连阴。而美国ICE棉花期货则在5月25日录得大涨,盘面涨幅为2.25%,实现连跌三日后止跌反弹。   申万期货农产品分析师李馨告诉记者,由于近期国内外棉市基本面表现分化,内外棉价走势持续背离,外盘整体仍维持高位运行,而国内郑棉近日破位下挫,跌幅持续扩大,内外价差倒挂幅度再度加深。   究其原因,李馨表示此前在外盘强势的带动下,国内棉价持续了近一个多月的高位振荡,然而近期由于未点价卖单数量环比快速下降,叠加美棉主产区降雨略有增加,外盘开始出现松动,对于郑棉的支撑力度也随之减弱。   其次可以看到,轧花厂前期挺价意愿较强,导致皮棉销售进度持续缓慢,但随着还贷压力不断增加,轧花厂面临亏损日益加重的风险,不得不加快降价出货,国内棉花现货价格开始稳步下跌,下游纱布价格下行压力也有所加大。   此外,尽管5月以来国内疫情有所好转,纱线出货速度加快,但终端需求仍显著承压,纺纱利润持续亏损,成品库存依旧位于历史高位。在需求持续疲软的压制下,近期郑棉快速下跌,刷新阶段低位。   从目前的基本面来看,国际棉市支撑仍较强,5月USDA首次公布2022/23年度新作供需数据,全球棉花期末库存预计进一步去化。尽管周内美国部分棉区将迎来降水,但整体旱情依旧严峻,天气仍存在炒作空间。近两周海外逼仓行情有所减弱,但博弈力量仍存,短期这些因素仍将继续支撑外盘高位运行。   不过从中长期看,在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的大背景下,大宗商品高位回落风险不断加大,新年度全球棉花增产的预期并未改变,而全球消费随着GDP增速的回落预计走弱,欧美纺服已出现加速累库趋势,后期国际棉价下行驱动力较强。   国内方面,2022年新棉播种已经结束,种植面积同比基本持平,目前国内天气对棉花生长较为有利,新疆地区棉苗长势较好,新年度国内供应预计稳定。需求端,由于国内多地疫情暴发的影响,“金三银四”旺季订单直接落空,内销外贸持续疲软,使得前期外盘强势上涨时,郑棉整体跟涨乏力。   尽管目前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物流压力也有所缓解,但下游开机率未有明显提升,纺企仍多以刚需补库为主,需求并没有出现明显好转。接下来又处于纺织行业淡季,消费回升空间预计有限,国内棉市仍将继续承压。   2022-05-27 14:51:59
中信建投期货:棉纱继续承压运行  在海外棉花价格高涨的同时,即便上游轧花厂持续挺价惜售,国内棉花依然承压运行,其背后的原因在于国内棉纺织业深陷困局。   棉纺织业深陷困局   一方面,外单承接乏力。目前,欧美终端纺织服装消费市场的需求处于释放期,表现在于美国棉纺织品进口量维持季节性高位水平。不过,因国内多地疫情反复,阻碍棉纺织业复工复产进度,国内纺织行业订单承接有限。据统计,我国3月出口美国的棉纺制品占比进一步压缩至20.35%,较前两个月环比进一步下滑,较去年同期下降3.45个百分点,仅强于2020年和2019年同期水平。   另一方面,国内市场服装消费延续疲软迹象。前两年,在疫情取得良好管控成果的背景下,国内服装市场消费势头猛增,但是并未持续。在2021年第三季度,国内终端市场对纺织服装的消费需求见顶并持续回落。今年4月,服装类商品社会零售额仅为541.7亿元,同比下降25.6%,跌破近5年区间水平。在居民生活娱乐活动多元化的今天,纺织服装消费动能难以复制居民刚性消费需求的稳定和社交性需求的增长。   困境能否迎来反转   新疆棉禁令短期难改,出口考验继续存在。因美国受困于高通胀压力,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将开始重新评估对中国产品征收的追加关税。不过,棉纺织产能向外转移趋势不改。在东南亚有望继续承接欧美市场棉纺织品订单的情况下,欧美市场棉纺织品供应的严峻性远弱于其他商品。因此,新疆棉禁令可能延续,只要新疆棉禁令未被明确废止,我国棉纺产业链的外贸压力依然巨大。   就中短期行情而言,成本优势和补库动力值得期待。国内纱厂的棉花库存、布厂的棉纱库存均降低至近5年来低点,开工负荷逐渐降低,补库不足和开机疲软印证了当前产业的悲观心态。此外,当前困境还演化出两个极端的价差:一是偏低的棉花和棉纱内外盘价差,二是纺纱利润持续亏损背景下的棉花和棉纱价差。目前,32支纯棉纱的价格优势已经强于印度和越南的棉纱,以32支纯棉纱为代表,国内棉纺织业的成本优势正在凸显。随着上海逐渐走出疫情影响,企业开启复工复产,宏观环境可能率先迎来改善,一旦国内经济环境稳定,棉纺织产业链的补库动力值得期待。不过,高企的纺织成品库存可能继续成为棉纱价格进一步上移的压力。   就中长期行情而言,全球棉纺织品消费将呈现见顶回落趋势。一方面,终端市场已经初显颓势。作为服装消费的主流市场欧美等国家,其服装消费状态已经完全复苏。尽管美国服装面料依然维持季节性同比增长的进口量,但是美国服装面料批发商库存连续6个月出现同比增加。这从侧面说明终端消费者的购买动力正在下降,以欧美市场为主的消费量无法出现边际扩大,甚至可能出现周期性萎缩。另一方面,全球偏高的棉花原料价格抑制着下游纺纱产能的直接需求。从长期来看,全球服装类CPI的增速是稳定且偏低的,这意味着上游原料成本难以长期有效向下游纺织业转嫁。面临高昂的棉花价格,东南亚多个外贸订单受益国均降低采购,降低开工负荷。   综上所述,虽然国内棉纺织业成本端的优势逐渐体现,但是在高库存和政策抵制下难以有效驱动棉纱行情。从长周期来看,在棉纺产业终端消费见顶回落的趋势下,海外纺织品供应逐渐向宽松发展,国内棉纺织业的成本价值也难以撼动长期趋势,棉纱将继续承压运行。   2022-05-27 14:52:08
热点 | 复工复产,上海准备好了吗? “5月22日起,上海逐步恢复跨区公共交通;寄递企业预计6月全部恢复运营;下一步将分两阶段支持企业恢复运营……”5月19日这天,关于上海的新闻弹窗不断推送着复产复工相关的好消息。 解封的日子近了,眼下中小企业最需要哪些支持?5月是民建上海市委支持和帮助民建会员企业复工复产复市活动帮扶月。民建上海市委正尽最大努力帮助解决会员企业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 “当下上海正经历着一场艰巨、艰辛、艰苦的抗疫斗争,我们同时在众志成城抗疫情和千方百计促发展两个战役中勇毅前行。”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民建上海市委主委周汉民近期出席线上举办的企业帮扶月首场政策解读和问答会时如是表示。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发展改革研究院院长阮青应邀出席并作政策解读。他说,为了全力支持相关行业和企业克服困难、恢复发展,此次出台的《上海市全力抗疫情助企业促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不仅全面落实了国家助企纾困政策,还针对本轮疫情对企业的影响进行了聚焦加力,同时,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更新。 01 投资人:市场现企业“融资难”、机构“投资难”两难境地 在这场政策解读会的交流环节,民建会员陈晓、阮建荣、史和平、丁祖昱、徐美芳、金亚东、马俊杰等分别结合企业行业实际,提出问题或建议。 民建会员、上海小马创业村董事长马俊杰建议:针对科技类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的贷款政策阶段性延伸到全部中小微企业,可以根据企业过往税收和社保缴费情况,直接给予一个贷款额度,由银行发放,市级担保基金担保本金的80%。用好央行上海总部和上海的金融资源。 民建会员、南乔基金创始合伙人刘严平认为,必须要及时提振企业家、投资人以及全社会的信心。“受疫情影响,现在有很多企业业绩大幅下滑、资金紧张,企业面临严重的经营困境;市场出现了企业‘融资难’和机构‘投资难’的两难境地。” “疫情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我们需要及时处理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关系,快速建立起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及时、持续、有效地提振企业家和投资人的信心。非常时期,也恳切希望政府能及时出台各项组合政策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度过难关。”刘严平说。 民建会员、易居企业集团CEO丁祖昱建议向全体上海市民连续发放三个月的消费券(或者叫消费折扣券、消费补贴券),每消费100元有20元(或者25元)补贴。如果每月发1000元消费券,就可以形成4-5倍的乘数效应,消费券使用期年内有效,购物、娱乐、文化等全方位拉动消费,这对零售企业的疫后恢复,意义重大。 视频会上,民建中央青工委委员、如东科技总经理金亚东向阮青提问:“有没有可能向争取更大的政策?比如上海中小微企业社保费能不能在5月底实现减半征收2年。” 金亚东经过调研后发现,最近政府在贷款、保险、税收等方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支持政策,比如3月28日制定的相关政策,预计可为全市相关行业和企业减负1400亿元左右(包括减少利息、租金缓交免交等)。这在3月底时来看,政策非常接地气,企业认可度也非常高。 目前,员工社保费占小微企业人力综合成本42%左右,一部分优质企业也面临因成本压力大需要砍掉部门或裁员的抉择。 为此,金亚东调研后提出,中小微企业社保缴费比例要下降,企业才能积极规范缴纳,社保数量体量也能整体上升,收缴支付成本也能下降,基金收支保值增值更加盈余平衡。进一步改革个人养老金和医疗红本保障等制度,调整退休人员养老金方案,缓解老龄化人口红利逆差压力,结合国情企情民情推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和医保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从而达到让企业缴纳主体有动力有活力,更具国际竞争力。 “这个政策我们现在也在想办法,争取社保金政策有所突破,政策上我们先争取。”阮青当即回复道。 02 “中小微企业稳,就是稳住了中国经济的基本盘” 金亚东认为,从中国经济来看,中小微企业稳,就稳住了中国经济的基本盘。不仅仅是解决了近7亿人就业,还有“56789”的作用(对中国贡献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就业岗位和90%以上的企业数量)。 从上海经济来看,上海的中小微企业对长三角、对全国尤为重要,当中有不少潜在的“专精特新”“隐形冠军”“单项冠军”和“小巨人”企业涌现,已成吸纳大量社会劳动力的“蓄水池”和保持社会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发展的"减震器",其作用大企业无法代替。 金亚东会后透露,目前上海市的法人企业中99%以上是中小企业,总数有32万多家。其从业人员有700多万人,全上海每10个从业人员中就有8个半人在中小企业就业。中小企业的营业收入也占上海法人企业营业总收入的近7成。 金亚东认为,一方面,中小微企业自身要想方设法努力自救,要紧盯现金流资金链供应链,要更加团结凝聚员工共识,开源节流,用好政府已有各项政策,同时也要创造条件为即将进行的全面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做好充分准备。另一方面,建议政府立即组织在线填报《各区各行业快速资金输血计划表》,理清总盘快速统筹决策,不能用老的申请流程,稳定企业稳定岗位的急救资金精准输血要全程“三免”(免填表、免申报、免跑腿),方便疫情期间企业办理,直达享受政策。 03 上海市发改委:政策将持续动态更新 “前一阶段在解决生活物资保供的堵点,眼下政府在全力解决复工复产的堵点。”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阮青在此次视频会议上表示。 阮青介绍说,上海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第一时间推出了《全力抗疫情助企业促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涵盖21条政策六方面内容。政策有三个特点,第一是顶格全面落实,第二是注重聚焦加力,第三是持续动态更新。 “其中包括对符合条件企业防疫支出,对抗疫一线的人员给予临时补助补贴,对新冠疫情防疫防控创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支持,减轻各类企业负担,六税两费的减免,贴息政策。这次政策设计的一个亮点是明确加大几个‘困难行业’的普惠金融支持,推动金融机构发挥风险保障作用,扎实做好援企稳岗工作,保持全市生产生活平稳过渡,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及物流问题等。”阮青在视频会议中向企业家介绍说。 3月29日举行的上海举行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相关信息显示,当日阮青出席并介绍过“困难行业”。具体指的是“受疫情冲击影响最大的餐饮、零售、旅游、交通运输、会展业”,政府将从降费减税、金融支持、财政补贴等方面,全力支持这些“困难行业”恢复发展,其中5条政策措施如下: 一是实施餐饮等生活服务业纾困扶持措施,引导互联网平台下调餐饮、住宿、家政等受疫情影响的生活服务业企业服务费和佣金。 二是实施零售业纾困扶持措施,对应急保供、重点培育、便民生活圈建设等列入支持名单的企业,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并降低贷款利率。 三是实施旅游业纾困扶持措施,对符合条件的旅行社,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暂退比例由80%提高到90%,在全市开展保险代替保证金试点。 四是实施交通运输业纾困扶持措施,2022年暂停航空、铁路运输企业预缴增值税,免征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增值税。 五是实施会展业等纾困扶持措施,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企业或克服疫情影响在2022年举办的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给予补贴支持,对养老机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等其他行业困难企业和市场主体,由各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研究制定扶持措施。 “市委市政府也在为制定下一步力度更大的政策做准备,最近已经有了一些初步成果。比如抓紧研究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险试点等相关办法。希望企业能出谋划策,让政策直达企业,帮助企业解决资金流断流的问题推动复工复产,保障产业链物流稳定供应问题。”阮青在视频会议中说。 04 中小企业复工率偏低,上海经信委:优先安排小微企业减税降费 “目前全市中小企业复工复产率还偏低,其中一部分工业企业已经复工,餐饮、文娱及维修、检测、物流等生产性服务领域受疫情影响很大。”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在5月19日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在减税降费方面,预计2022年可以为全市相关行业和企业减负1400亿元左右,优先安排小微企业享受。 4月底以来,上海以龙头企业为牵引,重点产业链有序复工。如汽车领域,上汽乘用车、上汽通用、上汽大众、特斯拉四家整车企业全面复工,基本实现连续稳定生产,每天下线整车约2000辆,带动上下游1100多家零部件配套企业恢复生产;汽车出口加快恢复,特斯拉复工以来,离港出口约4900辆整车;上汽集团出口1.5万辆整车。 集成电路领域,芯片制造企业一直保持90%以上产能,中芯国际、华虹集团、积塔半导体等保持满负荷生产,带动一批装备、材料、封测等产业链配套企业加快复工。 生物医药领域,联影医疗保持生产CT等大型医疗设备,产能利用率提高到80%;凯宝药业全力生产抗疫中成药,产能利用率达到100%;罗氏制药、君实生物、迪赛诺等重点企业恢复研发生产。 钢铁石化领域,宝钢股份、高桥石化等保持90%的高负荷连续生产,巴斯夫在上海各基地加快恢复生产能力和物流运能,产能稳定提升至70%。 针对企业提出的系统运维、设备维护、技术研发、专业服务等关键岗位员工返岗需求,上海积极创造条件,采取“点式复工”的方式,支持返岗处理相关业务。对于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等领域,推广“驻企办公+居家办公”相结合的复工方式。截至5月22日,浦东重点生产企业复工复产超1100家,在厂总人数约13.8万人。 吴金城说,3月底发布了“抗疫助企21条”政策,目前已有32个部门、16个区出台配套实施细则。 除减税降费,在房租减免方面,预计国有企业房屋业主将为中小企业减免房租100余亿元,鼓励民营企业、产业园区等非国有房屋业主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房租。 信贷支持方面,目前上海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约4.96%,为全国最低地区之一,3月份以来,上海市各金融机构向受疫情影响的1万多家企业发放贷款723亿元。 融资担保方面,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担保放大倍数不低于5倍,担保代偿率可以达到5%,帮助企业续保续贷;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2022年新申请的银行贷款,市融资担保中心融资担保费率为0.5%,对创业担保贷款继续免收担保费。 近期,上海市还将根据企业反映问题和实际情况,研究优化相关的助企纾困政策。 据了解,5月5日,上海市经信委在企业服务云正式上线了复工复产服务专窗(“益企服”小程序),设有政策查询、防疫指导、复工自查、复工意向、供需对接等功能。集中发布市区两级、各行各业复工复产指引,提供企业复工意向申请入口,畅通受理渠道;依托上海市服务企业联席会议机制,兜底受理并协调解决企业诉求。 截至5月18日,共8000余家企业完成注册,政策查询超过1.6万次,受理复工意向申请3400多件。近期上海市6000多名企业服务专员,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为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提供政策宣贯、诉求协调、指导咨询等针对性服务。 吴金城在会上表示,随着疫情形势向好,商超餐饮、软件信息服务、生产性服务等领域逐步恢复经营,当前对关键凭证开具、重要科研研发、检验检测维修等关键岗位人员可以实施“点式复工”,即部分人员可以返岗工作一段时间再返家;接下来上海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节奏会进一步加快。 吴金城说:“下阶段,我们将贯彻国家《加力帮扶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若干措施》等政策要求,推动本市各项针对性的助企纾困政策落实落细,持续做好各项企业服务,帮助企业尽快走出疫情影响,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实现稳预期、提信心、促发展。”   2022-05-27 14:55:00
中国纺机协会会长顾平:聚焦战略强基固本   “专精特新”火了。   2012年4月26日,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的文件中,官方首次使用了这个概念。2013年7月,工信部正式提出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但是,在提出这个概念之后的好几年时间里,只有专业研究者或者工信部的工作人员才了解它。一直到3年前,工信部中小企业司开始评选专精特新“小巨人”,才逐渐为企业界所熟悉。而它的大火,则是在2021年下半年,特别是致力于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北交所推出之后。  政府越发大力扶持和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旨在解决“卡脖子”、补链、补短板等问题。目前,扶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已经成为重要国策之一。  对于中小微企业占绝大多数的纺织行业而言,始终在积极推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目前,行业已推出《“十四五”纺织行业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行动方案》, 为行业中小企业的创新成长和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支持和引导纺织行业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经历了各种“黑天鹅”与市场非正常起伏后,企业越发明白,缝隙中的生存未必不能滋润,一条一开始看上去很窄的路,用心深耕下去,“一米宽,一公里深”,就会慢慢发生质变,向窄而宽!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会长顾平:   聚焦战略强基固本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这是‘专精特新’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其实这其中传递出的信号已经非常明确了。”顾平表示,“专精特新”这个热词虽然是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但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中央文件中,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激发出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不难发现,“专精特新”的企业培育已经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强链补链成必答题   顾名思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指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优势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拥有各自的“独门绝技”,他们瞄准“缝隙市场”,在细分领域建立了竞争优势,甚至一定意义上具备了强大话语权。  顾平表示,我国制造业的总量已经12年位列全球首位,31个大类、207个中类和666个小类都门类齐全,这在全世界是独有的,为中国的工业经济和整个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产业基础能力建设不足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比如,一些产业核心零部件、材料、工艺的产业基础能力不能适应产业发展和需求侧变化,数字化基础技术体系薄弱,自动控制与感知、核心软硬件、工业云与智能服务平台、工业互联网等基础科学存在短板、底层基础能力不足等等。这很容易让我国经济在关键时刻处于被动状态。  我国经济发展到当前这个阶段,科技创新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专精特新”的灵魂是创新。我们需要大量“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从而连接“断点”、疏通“堵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最大限度解决“卡脖子”难题。  根据工信部关于中小企业的梯度培育计划,“十四五”期间,我国计划培育100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万专精特新企业、1万小巨人企业和1000家单项冠军企业。从创新型中小企业、到各个省市的专精特新企业(以及培育企业),再到工信部中小企业司认定的“小巨人”,最后到工信部和中工经联评选的“单项冠军”,它们构成了一个金字塔形式的梯度培育体系。目前全国中小企业超4000万家,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4万多家,工信部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762家,单项冠军企业596家。  顾平指出,关键技术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命门”,特别是在国际形势正逢百年变局,疫情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在跨入高质量发展赛道的过程中,必须要找到有力抓手,将创新落到实处,落到产业,要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加快“补短板”、“锻长板”。   纺织业护航中小企业   从纺织行业来看,近年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配合工信部开展了“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等工作,在全行业积极支持、引导和服务广大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  为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国纺联专门成立了纺织行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联盟,并发布了《“十四五”纺织行业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行动方案》。方案明确提出,到“十四五”末,纺织行业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理念将成为广泛共识和行动先导。培育入库纺织行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0家以上,力争纺织行业新增国家级“小巨人”企业达到300家,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30家,国内外主板、科创版上市企业数量30家。   “纺织行业中小微企业数量占绝大多数,吸纳就业占87%,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业创新、保持创造活力和发展韧性的重要力量。”据顾平介绍,纺织行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入库工作目前已完成了两批,共计171家入选。这些企业都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活力,是行业中小企业中的优秀者。  确实,纺织行业的专精特新企业一般都是长期坚持、专注核心业务,具备一定专业化生产或协作配套能力的企业。这些企业的装备水平也优于同行业一般水平,具有比较规范的生产管理体系。同时,他们注重特色生产和经营,具有特色化的产品、技术、工艺、配方等。更重要的是,他们注重持续创新,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信息化等领域有较高的创新投入,并产生了较好的创新效果。   纺机需做好创新驱动   “其实,纺机行业中不少怀有‘独门绝技’的企业也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后劲儿,沿着专精特新理念踏上了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比如,远信工业、鹰游纺机、牛牌纺机、光山白鲨、青岛环球、宜昌纺机、北京中丽、天门纺机、浙江朝隆等等多家纺机行业的优秀企业已经成为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顾平介绍道。   顾平表示,《“十四五”纺织机械行业发展指导性意见》中提出的纺织机械共性技术等重点工程,所要发展的方向与国家当前积极推进的“专精特新”是相符合的,都是要引导各环节企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创新,解决“卡脖子”问题,避免“木桶效应”,打造产业链优势,强化纺织行业竞争力。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一直在推进的“中国纺织机械行业产品研发中心”也是在积极引导纺机企业采取聚焦战略,追求产品深度,从“一米宽”做到“一公里深”。同时,纺机协会坚持的科技、信息、市场三大平台建设,也将为引导业内企业产业链协同创新提供良好的服务。  此外,顾平特别提到,从市场的角度而言,一批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成长潜力大的“小巨人”企业,将给“国内大循环”注入强劲动力,进而以此为基础,横向拓展国际市场,迈入“双循环”当中,擦亮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的名片,获得国际一流客户认可,跻身世界品牌之列。  顾平强调,“专精特新”不仅仅是政策扶持,更应该是企业战略发展思路。希望行业企业能够加大智能化、自动化科研投入,打破常规,实现路径突破;要善用政府和行业建立的科研平台,提高自身研发能力,在市场中磨炼自己;要敢于试错,培养相关人才, 完善相关体系;专注主业,以工匠精神做设备、做企业。   2022-05-27 14:55:10
纺织印染数字制造创新中心在广州南沙揭牌        5月24日,“纺织印染数字制造”科技论坛在广州南沙举行,论坛由广州工业智能研究院(以下简称“工智院”)与互太(番禺)纺织印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互太纺织”)联合举办。论坛上,工智院与互太纺织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共建纺织印染数字制造创新中心。         在互太纺织逐个建立完善数字化智能化车间、打造互太数字化智能工厂、搭建纺织印染产业数字化管控系统和大数据平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之后,工智院将在配方设计、生产管控、物料运输以及环保、安防、能源等方面为互太纺织提供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技术的整体解决方案。         广州工业智能研究院研发中心主任于广平表示,此前工智院已经为互太纺织进行了多个车间的数字化改造,但是改造并不系统,此次合作将为互太纺织的生产车间之间搭建起更完整的数字化配套。         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并非工智院与互太纺织的第一次合作。早在2013年,工智院就为互太纺织打造了水资源中控与远程运维系统,实现印染污水的自动化处理,降低污水处理的成本。此后的十年间,工智院与互太纺织逐渐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         “此次与互太纺织的合作与以往不同,签署战略协议后,我们的合作将进入新的产学研用合作阶段。”于广平介绍,此次合作旨在搭建起一个可复制推广的纺织印染数字制造的系统解决方案,凭借纺织服装行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工智院希望将这一方案在行业内推广。         相比于钢铁、石化等工业行业,纺织印染行业完成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更困难。“颜色就是一个例子,数智化转型之前只能通过灯光波长来判断颜色,这种方式非常依赖专业技术人员的经验。怎样将颜色转化为数据,让印染颜色标准化,将人力解放出来,这些正是我们要合作解决的问题。”互太(番禺)纺织印染有限公司董事兼首席运营官赵奇志说。         “纺织印染行业工序较其他行业更长、更依赖专业技术人员的经验判断等特点使得它更难实现数字化转型。”于广平表示,目前国内纺织印染行业只有头部企业正在推进数字化转型,大部分中小企业仍旧以传统方式进行生产,因此纺织印染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仍有很多“欠账”要补。基于这一原因,工智院将与互太纺织合作共建纺织印染数字制造创新中心。         依托创新中心,工智院将与互太纺织建立起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由工智院提供研发技术支撑,互太纺织提供应用场景,双方将积极探索搭建纺织印染数字制造系统与大数据平台,并将技术和产品组件化和模块化,形成系统解决方案。         于广平表示,在为互太纺织搭建的系统解决方案被证明有用、高效之后,工智院希望通过创新中心,将这一套方案与国内行业权威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联合实施产业推广,在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均建立典型应用示范案例。“我们的目标是在未来3年,实现推广服务企业及园区新增30家以上。”于广平说。     2022-05-27 14:55:17
国务院常务会部署稳经济,实施6方面33项措施,与每个纺织企业都相关!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努力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确保运行在合理区间。        会议指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许多市场主体十分困难。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坚定信心,果断应对,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政策并加大实施力度,按照总体思路和政策取向采取一揽子针对性强、有力有效的区间调控举措,稳住经济基本盘。会议决定,实施6方面33项措施,主要包括:        一是财政及相关政策。着力稳市场主体稳就业。在更多行业实施存量和增量全额留抵退税,增加退税1400多亿元,全年退减税总量2.64万亿元。将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5个特困行业缓缴养老等三项社保费政策延至年底,并扩围至其他特困行业,预计今年缓缴3200亿元。将失业保险留工培训补助扩大至所有困难参保企业。对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的,加大扩岗补助等支持。各地要加大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水电气费、房租等支持。今年专项债8月底前基本使用到位,支持范围扩大到新型基础设施等。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再担保合作业务新增1万亿元以上。        二是金融政策。将今年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额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货车车贷、暂时遇困个人房贷消费贷,支持银行年内延期还本付息;汽车央企发放的900亿元商用货车贷款,要银企联动延期半年还本付息。将商业汇票承兑期限由1年缩短至6个月。推进平台企业合法合规境内外上市。        三是稳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复工达产政策,完善对“白名单”企业服务。保障货运通畅,取消来自疫情低风险地区通行限制,一律取消不合理限高等规定和收费。客货运司机等在异地核酸检测,同等享受免费政策。增加1500亿元民航应急贷款,支持航空业发行2000亿元债券。有序增加国内国际客运航班,制定便利外企人员往来措施。        四是促消费和有效投资。放宽汽车限购,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审批,新开工一批水利特别是大型引水灌溉、交通、老旧小区改造、地下综合管廊等项目,引导银行提供规模性长期贷款。启动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改造。支持发行3000亿元铁路建设债券。加大以工代赈力度。          五是保能源安全。落实地方煤炭产量责任,调整煤矿核增产能政策,加快办理保供煤矿手续。再开工一批水电煤电等能源项目。        六是保障基本民生。做好失业保障、低保和困难群众救助等工作。视情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        会议强调,各地各部门要增强紧迫感,狠抓落实。有关部门要对一揽子措施尽快逐项细化并公布实施。国务院将对地方落实稳经济举措进行督查,地方政府要抓紧出台符合地方实际的稳经济政策。   2022-05-27 14:55:28
我国棉花进口美棉一枝独秀 据海关总署统计,2022年4月,我国棉花进口数量17.3万吨,同比下降24.5%,其中美棉进口量不仅排在首位,而且遥遥领先于其它国家,占比达77%(较3月份提高6%);巴西棉排第二,占比仅14%;埃及、布基纳法索排在其后,占比均为2%;印度棉花进口量仅占1%,与澳棉不相上下。巴西棉、印度棉进口量较前几个月均持续下滑。   对于保税量比较大的2020/21、2021/22年度印度棉进口疲软的原因,大部分涉棉企业认为,一方面是4/5月份印度S-6等现货、MCX期货不仅再次刷新历史新高且高位盘整,包括中国、越南、孟加拉等买家不得不疏远印度棉,而且由于担心印度政府或限制甚至禁止棉花出口,印度棉花加工企业、出口商对签约即期、船货合同比较谨慎;另一方面是目前保税库印度棉花以2019/20、2020/21年度CCI轮出资源为主(2021/22年度新棉库存偏低,买方可选择空间不大),降等降级相对突出,可纺性、一致性不足,而棉花出口企业、贸易商只接受原单结算(不同意复检),纺企、中间商接受度比较低。   4月份以来美棉进口量占比超过70%在预料之中:   一是2022年2-3月份长滩、洛杉矶等港口压力逐渐缓解,2021/22年度美棉装运持续发力,合同恢复执行;   二是4月份ICE棉花期货主力合约最低逼近130美分/磅,不仅引发大量ON-CALL点价合同成交,而且棉纺企业、中间商逢低入市的热情高涨;   三是4月上中旬人民币大幅升值,刺激国内纺企、贸易商签约美棉。   2022-05-27 14:55:36
印度工厂开机率骤降 服装出口任务难完成   尽管印度中央政府采取措施取消了进口关税,但印度各地的纺织厂面对不断上涨的原棉和棉纱价格完全无所适从。   目前,印度国内棉花价格仍徘徊在1-1.5万卢比/坎德。由于原棉和棉纱价格持续上涨,目前印度古吉拉特邦的纺织厂已经减产近一半,而且面临关门停产。古吉拉特邦纺纱协会主席索林·帕里克说,过去三周以来,由于前所未有的价格,纱线制造商一直没有得到新的订单,如果价格不下降,大多数纱厂将被迫停产。现在,许多纺织厂已经为了履行客户的承诺而遭受了损失。古吉拉特邦现有近120家纺纱厂开机率略高于50%。纺织业别无选择,只能抱着最好的希望,做好最坏的准备。   帕斯帕蒂科纺纱的创始人帕里克说,由于织工和国际买家不愿意支付更高的棉纱价格,大多数纺纱厂无法按棉价的涨幅提高终端产品的价格。古邦的服装制造商也面临着减产高达45%的局面,艾哈迈达巴德三大服装集群之一的服装制造商需求低迷。古吉拉特邦服装制造商协会主席Vijay Purohit表示,由于面料价格飙升,服装制造商的经营极其困难,大多数服装制造商尚未从疫情的不利影响中恢复过来,而现在他们面临着另一个巨大的挑战就是棉花价格。   在古吉拉特邦2.5万多家服装制造商中,超过90%是中小微企业,雇佣了超过200万人。仅在艾哈迈达巴德就有近15000家服装制造商。一些公司与全球品牌有合作关系,并在世界各地出口服装。Purohit表示,如果棉花价格不下跌,许多工厂将在几个月内关闭,导致大规模失业。   威尔纺集团总裁钦坦·塔克表示,禁止棉花出口是必要的。Welspun在古吉拉特邦的两个工厂目前的产能为60%,其国际买家不愿意消化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在某些情况下,为了履行先前的承诺,工厂只能亏损经营。   总部位于艾哈迈达巴德的希里帕尔集团公司表示,奇里帕尔集团已减产高达20%。与其他纺织企业相比,由于多元化的业务组合,公司对价格上涨的管理稍好一些。然而,考虑到棉花价格是大多数制成品中最重要的原材料,棉花价格的膨胀是一个令人担忧的原因。   印度服装出口促进委员会(AEPC)主席纳伦德拉·戈恩卡周四表示,棉花和棉纱价格的大增可能会影响该国当前财政年度190-200亿美元的服装出口目标。在过去18个月里,价格上涨了约125%至130%,其中一个原因之一是棉花和棉纱出口不受限制。   2021/22财年,印度服装出口额预计为160亿美元,而目标为190亿-200亿美元。由于价格上涨,该行业在原材料方面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AEPC主席表示,如果价格上涨不停止,全球客户将开始寻找除印度以外的采购选择,大约60%-70%的棉纱和棉纱将流向竞争对手国家,如孟加拉国和越南。   目前,印度服装出口促进委员会正在采取措施,比如在世界各地组织买卖双方的会议,以促进出口。印度与阿联酋和澳大利亚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促进印度服装出口大幅增长,解决原材料问题将有助于充分利用这些协议。   2022-05-27 14:56:07
2022年4月中国棉纺织行业景气报告 ——行业运行承压 期待市场好转       4月,受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国内疫情冲击明显的超预期影响,国民经济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总体看,这些是由于疫情冲击带来的短期变化,是阶段性和外在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从行业看,部分地区企业停工停产,生产下降。由于下游市场销售低迷,同时物流受阻,产品库存持续增加,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大,企业期待市场好转,缓解现有压力。   4月,中国棉纺织景气指数46.85,较3月下降2.23,位于枯荣线下方,行业处于欠景气状态。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中国棉纺织景气指数的7项分类指数中,所有指数均低于枯荣线。其中原料采购指数和企业经营指数下降幅度较大。   原料采购指数   4月,原料采购指数48.77,较3月下降4.82,位于枯荣线下方。从市场价格看,4月以来国际棉价继续震荡攀升,最高达166.05美分/磅,国内棉价高位盘整。非棉纤维方面,涤纶短纤价格变化不大,粘胶短纤价格上升。当月,代表国外棉花价格的CotlookA指数月平均值155.32美分/磅,环比上涨14.19美分/磅,涨幅10.05%;国内3128级棉花现货月均价22185元/吨,环比下降456元/吨,降幅2.02%;1.4D直纺涤纶短纤月均价7860元/吨,环比下降10元/吨,降幅0.13%;主流粘胶纤维月均价13896元/吨,环比上涨732元/吨,涨幅5.56%。从采购情况看,棉花和非棉纤维的采购量均环比下降,且棉花采购量降幅较高。可以看出,棉价的高位运行与下游市场走弱形成鲜明对比,多数企业表示棉价持续高企进一步增加企业的经营压力。   原料库存指数   4月,原料库存指数48.01,较3月上升0.25,位于枯荣线下方。由于原料价格持续波动,同时下游订单明显不足,企业原料采购较为谨慎,多随买随用。据中棉行协调研了解,超60%企业棉花库存不到1个月,超70%企业非棉纤维库存不足1个月。从分项指数看,棉花库存量指数47.16,非棉纤维库存量指数48.87,均位于枯荣线下方。   生产指数   4月,生产指数47.14,较3月下降2.79,位于枯荣线下方。当月,国内部分地区疫情散发,加上下游市场需求不足,企业生产受到一定影响,部分企业开机下调或停产。4月,企业开机/台率指数46.85,低于临界点。从产品产量看,纱、布产量均环比下降,一些企业开始转换品种,加大化纤产品比例,尽力将风险降到最低。4月,纱产量指数47.76,较3月下降5.8;布产量指数为46.97,较3月下降5.46。   产品销售指数   4月,产品销售指数46.16,较3月下降1.92,位于枯荣线下方。从市场价格看,由于市场行情持续下行,纱布价格不断下调,其中坯布价格降幅高于纱线,且降幅较3月进一步扩大。当月32支纯棉普梳纱月均价28433元/吨,环比下降545元/吨,降幅1.88%,纯棉坯布(32*32130*702/147"斜纹)月均价6.11元/米,环比下降0.15元/米,降幅2.4%。从市场销量看,常规产品销售持续低迷,秋冬订单暂无动静,只有少量春夏品种补单。4月纱布销售量指数均较3月下降,其中纱销售量指数46.96,较3月下降3.55;布销售量指数46.91,较3月下降3.24。   产品库存指数   4月,产品库存指数47.12,较3月上升0.45,位于枯荣线下方。当月,部分地区企业表示物流略有好转,但下游消费者购买力不足,而外销订单需求更少,产品库存继续积累,企业压力不减。据中棉行协调研了解,超半数以上企业纱线库存超1个月,织布厂库存略好于纺纱厂。4月,纱库存量指数为46.89,较3月上升0.67;布库存量指数为47.46,较3月上升0.11。   企业经营指数   4月,企业经营指数45.74,较3月下降4.17,位于枯荣线下方。4月,受到疫情及俄乌战争等因素持续影响,原料端价格持续高位运行,上下游价格传导明显不畅,产业链供应链存在一些堵点。同时交通物流受阻,运输费用增加,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压力。当月,主营业务收入指数45.67,较3月下降5.3;利润总额指数45.81,较3月下降3.04。   企业信心指数   4月,企业信心指数45.19,较3月上升0.8,位于枯荣线下方。4月,俄乌冲突持续,美国高通胀外溢,扰乱全球经济金融秩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WEO)中再次下调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0.8个百分点至3.6%,国内虽受到疫情冲击,对经济运行造成不利影响,但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生产生活秩序将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前期被压抑的消费也将会逐步得到释放。对于后市,一些企业仍抱有信心,期望5月市场能有所好转。调查数据显示,认为后市乐观向好的企业占比为10.37%,较3月增加2.76个百分点;认为后市弱势下行的企业占比为67.23%。   说明:中国棉纺织行业景气指数采集自全国近500家次棉纺织企业,参考国家制造业PMI等指数制定方式,通过对多个主要指标加权计算得出,当指数高于50,表示棉纺织行业本月景气程度好于上月,低于50则表示本月景气程度不及上月。   2022-05-27 14:5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