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首页 纺织化纤行业
海外棉纺织市场观察   日本      最新数据显示,1月日本纺织服装量及金额环比增长,同比均出现上涨。日本纺织品服装1月份进口金额3367.9亿日元,同比增加18.1%;其中进口自我国金额2014.3亿日元,同比增加19.9%。但是较2019年同期仍然下滑。同2019年之前年份相比,更是历年都呈现下跌的漫漫熊途。      日本财务省初步统计结果显示,今年2月日本货物贸易逆差6683亿日元(1美元约合118日元),为连续第七个月出现逆差。      统计显示,由于进口物价高企,并叠加日元贬值,2月日本货物进口额同比增长34.0%至7.86万亿日元,连续13个月同比增长。其中,原油、液化天然气、医药等商品对进口额增长贡献最大。      当月,日本货物出口额同比增长19.1%至7.19万亿日元,连续12个月同比增长。钢铁、矿物性燃料、汽车是推动出口额增长的主要领域。      从出口目的地来看,当月日本对中国货物出口额同比增长25.8%至1.48万亿日元,创历史同期新高,中国继续保持日本最大出口市场地位;日本对美国出口额同比增长16.0%;对欧盟出口额同比增长8.8%。      越南      2022年春节假期后,越南纺织企业快速复工,出口订单大幅增加,许多纺织企业订单甚至已排到今年第3季。据越南某网站报道,越南政府1月30日颁布经济社会复苏和发展计划(《计划》),明确在2022-2023年两年期间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民众和劳动者,企业、合作社、经营户以及为经济复苏发展创造动力的行业和部门提供支持。      孟加拉国      随着欧美纺织服装需求复苏,去年至今孟加拉服装出口猛增,2021年孟加拉服装出口额为358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0.4%,较疫情前2019年增长8.3%。孟加拉服装主要出口流向为欧洲及美国,尤其是欧洲占六成附近,美国占据两成附近;去年孟加拉服装出口美国增长较快。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2月孟加拉服装出口额为76亿美元,同比增长38.4%,其中梭织服装出口额为36.9亿美元,同比增长38%;针织服装出口额为39.1亿美元,同比增长38.8%。 2022-04-24 17:57:00
好质量与好棉纱如何有效对接?智慧配棉成行业解药   当前,我国纺织工业正处于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绿色、安全、高效、数字化、智能化、柔性化成为纺织行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随着国内外市场规模的日益扩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纺织企业的产品要想具有强有力的竞争力,必须在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上下功夫。为了保持生产和成纱质量的稳定、节约用棉、降低成本。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智慧配棉”,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找棉、购棉、配棉、用棉是棉纺企业的一项业务活动,也是棉纺企业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我国原棉在性能上呈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使得找棉、购棉、配棉、用棉工作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   尽管大多数纺织企业有配棉师指导配棉生产,但基本上依靠纺织配棉师的经验来完成,为了保险起见多用高质量高安全的棉花,很难适合适度,真正意义上的精准匹配难以实现。   过度依赖人工经验,传统人工配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经验及处理问题的细致程度,常有片面性、偶然性。   配棉工作流程复杂,为了做好配棉工作,配棉技术人员需及时掌握生产情况,了解各种原棉的库存情况及物理性能,分析其成纱质量,全面综合加以考虑,工作十分复杂。   计算量大,如接替棉计算每天计算两张表,且难免疏漏。   棉纺工程具有工序长、周期长、信息反馈滞后、生产连续等特点。在调整纺纱品种时,要保证纱线质量不能因棉花原料的质量变化而变化,就必须考虑棉花质量选择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需要借助配棉,既要避免质量欠缺,也要避免质量浪费,减少剩余质量或避免产品质量降低。智慧配棉通过模拟成纱品质,优选配棉方案,使得配棉、试纺高效便捷,对改进和完善棉纺织企业合理购棉、科学配棉、稳定生产、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有着重要的技术经济意义。   智慧配棉系统功能,能仿真出不同的原料在基本几种纺纱工艺下,各自出产的纱线品质。 将原料或多种原料配比的多项指标,如原棉的颜色、长度、马克隆值等,输入并选择工序流程、机型及配置工艺参数后,系统能模拟 出成纱情况,方便用户配棉、试纺。   智慧配棉效果分析:   1、科学配棉,降低配棉成本:有效地利用HVI数据,以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和知识库为基本部,件组成系统总体框架结构,实现了方法模型化、模型数据化、配棉智能化。   2、稳定成纱质量,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原棉智能化管理,能预知成纱质量,优选配棉方案,稳定并提高成纱质量,降低原料人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结语:   成纱品质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纺织企业的发展状况,也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所以,纺织企业应该清楚地认识智慧配棉的价值,有效地运用智慧配棉系统,提升纺织配棉的质量和水平,有效地控制企业的管理费用和生产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022-04-24 17:57:16
生物基纤维的发展趋势   随着“双碳”战略的实施,绿色低碳发展将是纤维材料产业发展的主旋律。生物基纤维因原料来源于可再生生物质,相较于石油基原料,减碳效果更明显,因此大力发展生物基纤维对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生物基纤维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原料技术不断精细化   在生物基化学纤维的开发中,生物基原料创新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其开发技术越来越精细化,从简单初级加工利用到结合生物工程技术的基因改性与表达,到微观化学成分的提纯、分离、再加工利用;原料的利用也越来越多元化,从传统纤维素、木质素成分的开发到生物活性成分的利用,如薰衣草、艾草、薄荷叶、罗布麻、香榧等植物活性成分的超临界萃取,为生物基化学纤维增添了“调味”元素。   更加注重绿色低碳发展   生物基纤维从源头上具备可持续发展优势,在此基础上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低碳发展是未来趋势。首先是原料处理技术的绿色发展。粘胶纤维等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原料开发技术将原料采用化学处理,酸碱水解、高温蒸煮等流程制浆,往往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因此开发高效、无污染且低成本预处理手段,将是今后纤维素原料预处理的主要技术方向。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制备高纯度纤维素,突破单纯依赖于生长周期长的植物制备纤维素纤维的传统思路,开发以微生物为主体制备高纯度纤维素原料的技术,可以彻底消除原料制备过程中的污染,具有绿色环保优势。   其次,采用超声辅助蒸爆法,将木质素、半纤维素和纤维素进行物理分离,进行全量利用也是将来纤维素原料处理的趋势之一。产品绿色化方面,重点开发原液着色、耐污易清洗、高保形(免烫)、保暖、凉感等生物基纤维及制品,使产品在使用、维护过程中或使用寿命终结过程相对低碳环保。   产品设计更加专业化   生物基再生纤维从传统的粘胶、Lyocell逐步拓展到海藻纤维、壳聚糖纤维,生物基合成纤维从生物基PTT、PLA纤维拓展到其他生物基聚酯(PHB、PBT、PET等)、生物基聚酰胺类(PA6、PA66、PA56、PA69、PA610)、生物基聚乙烯类、生物基聚丙烯类、生物基PVC类、生物基TPU类以及淀粉基聚合物等,在此过程中生物基单体品种的开发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纤维加工水平的不断提升,生物基纤维材料的开发不仅要注重其品质提升,还需赋予其新的功能。充分发掘不同生物基合成纤维的性能特点,发挥其性能优势,对接服装、家纺、汽车内饰、医卫用品等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进行更加专业化、精准化的设计,打造一个单体、一条产业链的专精特新路线,走品质化与品牌化一体的道路。     2022-04-24 17:57:38
蕉下控股广告营销费3年增13倍 200元小黑伞遭遇30元仿款   近期,靠小黑伞起家的蕉下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蕉下控股”)在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在香港IPO上市。公司是在最近两年快速崛起的户外鞋服市场的设计商和零售商,若成功上市,其将成为中国城市户外概念第一股。      蕉下控股的主要产品包括服装、伞具、帽子、其他配饰和鞋履,能满足消费者特别是女性用户对不同户外生活的场景需要。受益于此,公司的营收规模飞速增长,2019年至2021年的年复合增速达150%。      但高增长背后,也存在一些发展隐忧,包括盈利能力偏低,以及研发投入低、叠加代工模式后难以避免的产品壁垒低易被仿制的烦恼。根据相关纠纷信息,公司售价200余元的产品,经仿冒后仅售价30元,且这类案例不在少数。      销售费用蚕食净利润      蕉下控股成立于2013年,由马龙和林泽两位80后创立,成立初期的主打产品为双层小黑伞,后来逐渐将产品线扩展至防晒服、口罩、帆布鞋及配饰等,覆盖了露营、休闲运动、城市生活、旅行度假、踏青远足等多种场景。      根据灼识咨询统计,在中国全年零售额超10亿元的新兴鞋服品牌中,按2021年零售额计,蕉下位居第一,且2021年的增速最快。      不错的品牌力及赛道,也受到了资本热捧。根据企查查,公司从成立至今共经历三轮融资,最近的一次融资发生在2022年4月8日,投资方为宏祺控股有限公司、Fairy Marvel Limited(隶属于华兴资本),融资金额为4600万美元,过去的投资机构还包括红杉基金、蜂巧资本等。      根据招股书,公司2019年-2021年的营收分别为3.8亿元、7.9亿元、24.1亿元,毛利润分别为1.9亿元、4.6亿元和14.2亿元,毛利率分别为50%、57%及59%。      不过,虽然营收规模及毛利率均较高,但公司似乎并不赚钱,同期的净利润分别亏损0.23亿元、7.7万元、54.73亿元。至于2021年“亏损”高达54.73亿的原因,据分析主要在于优先股会计上可以按“负债”或“权益”两种方式划分,蕉下将“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归类为负债。由于公司估值的增加,导致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增加,蕉下于2019-2021年分别录得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变动0.41、0.36、55.949亿元,但在公司上市后,这部分负债将自动转换为普通股,重新分类为权益。      上述报告期内,经调整后的净利润分别为0.20亿元、0.39亿元、1.36亿元净利润,经调整后的净利润率均在5%上下徘徊,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公司盈利能力偏低的原因,其一在于将大部分费用砸向了销售端。从公司产品的走红路径可以发现其中不乏明星、网红及带货博主的助推,包括李佳琦、张馨予、罗永浩、赵露思等,而这些资源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方可获得。      2019年-2021年,公司的分销及销售开支分别为1.25亿元、3.23亿元、11.04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32%、41%和46%,其中广告及营销开支分别为0.37亿元、1.19亿元、5.86亿元,三年间增长了超13倍;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10%、15%、24%。      另外,公司代工的生产模式是拉低净利润的另一原因。根据招股书,2019年-2021年,公司将所有生产外包给合约制造商,最后从合约制造商处采购成品,这种与合约制造商之间以销定产的合作模式,也为公司带来了大额的销货成本,期内这项费用分别为1.92亿元、3.38亿元、9.86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49%、42%及40%。      30元就能买到仿款小黑伞?      大额的销售费用支出,以及直接从合作生产商处采购成品的轻资产运行模式,能让产品快速落地并迅速走红市场,但这也意味着,留给研发的费用不多了。      2019年-2021年,公司在研发上的支出分别为0.2亿元、0.36亿元、0.72亿元,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5.3%、4.6%、3%,逐年减少。      而重销售、轻研发,加之代工的生产模式下,公司多次遭遇质量投诉。      质量方面,根据黑猫投诉【投诉入口】,截至2022年4月22日,有关“蕉下”的投诉量达到247条,投诉内容包括“防晒衣货不对板”、“防晒衣防晒指数不达标”、“雨伞质量问题”、“雨伞伞头断裂”、“裤子缝合线对不齐”、“虚假宣传”、“强制消费”等。      蕉下天猫旗舰店亦有类似的评价,在一款热门款防晒帽下,有消费者吐槽称,产品“很鸡肋,骑车不能带,风大不能带,除了自拍好看,一无是处”。在知乎上,也有消费者讲诉了自己购买蕉下产品后维权的经历。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几年,公司自己也在不断维权。      目前,公司产品的销售主要由深圳减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减字”)及深圳市兜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兜满”)这两家全资附属公司进行,蕉下天猫旗舰店便由深圳兜满运营,故陷入侵权纠纷的主体也是这两家公司。      根据企查查,截至4月22日,深圳兜满面临的司法案件共计6起,其中,2起涉及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2起涉及定作合同纠纷,剩下2起则分别为侵害商标权纠纷及虚假宣传纠纷,深圳兜满作为被告人参与的案件达5起。      深圳减字面临的纠纷则相对较多,公司目前面临的司法案件达317起,有246起为着作权权属、侵权纠纷,并更多是作为原告方参与,这一比例达84%。      从相关庭审现场视频内容来看,涉及着作权权属、侵权纠纷的案由,大多系公司产品被其他竞争对手仿制并销售。如于2022年2月23日发布开庭公告、案由为着作权权属、侵权纠纷、案号为(2021)粤03民终7803号的案件,纠纷理由便是公司伞类产品被其他商家多次模仿并被以30元的价格低价出售。      根据庭审视频内容,该起案件深圳减字作为被上诉人,上诉人则是深圳市南山区花开四季商贸店(以下简称“花开四季”),其中,花开四季在自己平台上架了数款与蕉下雨伞外观一样的产品,并以源头厂家的身份进行销售,每把雨伞售价在30元上下,而根据蕉下天猫旗舰店的价格展示,蕉下伞类产品的售价都在200元上下。      事实上,深圳减字与花开四季早在2019年便有过交锋,纠纷理由同样是对方售卖仿制产品,深圳减字为此申请了6万元的赔偿金额。但从目前的纠纷情况及数量来看,公司维权的道路可以说是任重道远,其产品依然被大量仿制。      整体来看,低投入的研发以及代工模式,公司较难在供应链上建立自己的壁垒,产品极易被同行模仿,而随着品牌知名度的进一步提升,这种模式下的弊端恐也会越来越明显。另据灼识咨询,中国防晒服饰的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459亿元增至2021年的611亿元,预计2026年将达到958亿元,在更巨大的市场潜力之下,公司有望获得更大的增长空间,但面临的竞争也将愈发激烈。 2022-04-25 14:08:28
棉花市场周报: 棉价之殇!海外纺织企业也快撑不住了   本周(2022年4月18-22日),国内棉花期货价格上涨、现货价格走弱,国际棉价高开低走;国内棉纱价格小幅上涨,国际棉纱价格继续上涨;涤纶短纤价格上涨。   一、国内棉花期货上涨、现货下跌   本周,下游纺织市场行情进一步走弱,企业原料采购意愿再度降低,现货市场成交延续低迷,国内棉花期货价格上涨,现货价格下跌。2022年4月18-22日,代表内地标准级皮棉市场价格的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均价22453元/吨,较前周下跌23元/吨,跌幅0.1%。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均价21495元/吨,较前周上涨330元/吨,涨幅1.6%。   二、国际棉价高开低走   本周,大宗商品价格先扬后抑,海外纺织下游气氛由旺转弱,美棉出口再创本年度新低,国际棉价高开低走。2022年4月18-22日,美国洲际交易所棉花期货(ICE)主力合约结算均价139.59美分/磅,较前周上涨0.09美分/磅,涨幅0.1%;代表进口棉中国主港到岸均价的国际棉花指数(M)均价157.5美分/磅,较前周上涨3.06美分/磅,涨幅2.0%,折人民币进口成本24388元/吨(按1%关税计算,含港杂和运费),较前周上涨474元/吨,涨幅2.0%,国际棉价比国内棉价高1934元/吨。   三、国内棉纱价格小幅上涨,国际棉纱价格继续上涨   本周,国内纺织市场环境进一步恶化,广东、江浙一带企业开机率再度下降,国内棉纱报价短暂上涨后盘整。由于棉花原料成本高企,部分东南亚国家纺织贸易显露停滞迹象,部分勉强维持生产的企业被迫提高报价,当前常规外纱高于国产纱2590元/吨。坯布市场接单难度增加,棉布价格下跌后盘整。涤纶短纤价格随PTA原料上涨。   四、后市展望   全球经济增速再次下调,海外纺织由旺转弱。4月19日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别下调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1.1、0.8个百分点至3.2%、3.6%。美联储主席再次强调5月份预期将加息0.5个百分点。棉市方面,据美国农业部数据,上周2021年度美棉出口签约量再创本年度新低至1.23万吨,累计签约出口完成260.45万吨。表明下游市场并不接受高棉价。截至2022年4月17日,2022年美国新棉播种进度为10%,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较过去5年均值增加1个百分点。据美国农业参赞报告,2022年度澳大利亚棉花产量预计达到创纪录的600万包,同比增长9%。鉴于国际棉价暴涨,部分东南亚纺织生产陷入困境,国外机构分析称,当前海外部分纺织厂利润降至十年来最低水平。短期,全球经济下行压力显著,美元指数强势上行破百,棉价上涨与下游消费显露脱节态势,海外纺织生产或面临负重前行,国际棉价高位承压。   供给冲击仍未缓解,距离纺企盈利还有差距。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季度GDP为4.8%,同比下降13.5个百分点。4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正式出台,有效填补期货市场法治建设的空白。国内棉花市场方面,2022年棉花春播接近尾声,截至4月15日全疆播种进度为72%,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棉花现货销售持续走弱,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截至4月21日当周,2021年度全国棉花周度销售量连续6周下降,累计销售进度48.1%,同比下降43.2个百分点。据国家统计据数据,2022年3月国内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同比大幅下降15.0%。由于下游消费持续不振,据企业反映,山东郓城小型企业关停比例近半;据媒体报道,广东佛山张槎市场平均开机率仅在20%,江浙地区坯布企业开工率仅占3成。此外维持生产的企业经营仍难言乐观,仍未摆脱物流受阻带来的压力,订单交付延误风险不断增加。短期,供给冲击仍未缓解,市场预期国内棉价回落。   2022-04-25 14:09:27
2022年3月中国棉纺织行业景气报告 ——市场“旺季不旺” 企业压力增加       1季度,面对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国内疫情频发带来的多重考验,国家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国民经济继续恢复,开局总体平稳。从行业看,企业生产逐步恢复正常,但受海外疫情、通胀压力及东南亚纺织产业复工复产加速等因素影响,市场恢复不及预期,对于后市,企业谨慎观望。   3月,中国棉纺织景气指数49.08,较2月上升2.69,位于枯荣线下方,行业处欠景气状态。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中国棉纺织景气指数的7项分类指数中,除原料采购指数外,其余6项指数均低于枯荣线。   原料采购指数   3月,原料采购指数53.59,较2月上升5.23,位于枯荣线上方。从市场价格看,3月国内外棉价走势分化,国际棉价在资本和下游需求助推下大幅上涨,超150美分/磅,国内棉价震荡下行。与棉花相比,非棉纤维价格走势略好。当月,代表国外棉花价格的CotlookA指数月平均值141.13美分/磅,环比上涨2.72美分/磅,涨幅1.97%;国内3128级棉花现货月均价22641元/吨,环比下降195元/吨,降幅0.85%;1.4D直纺涤纶短纤月均价7871元/吨,环比上涨188元/吨,涨幅2.44%;主流粘胶纤维月均价13164元/吨,环比上涨236元/吨,涨幅1.83%。从采购情况看,由于2月基数较低,3月棉纺织企业原料采购环比增速较大,与原料价格持续高位形成共振,共同拉动原料采购指数大幅上升。   原料库存指数   3月,原料库存指数47.76,较2月上升0.08,位于枯荣线下方。当月,企业生产恢复正常,原料消耗加快,部分春节前备货较少的企业增加原料库存,多数企业谨慎观望,未进行大量采购,原料库存量不高。从分项指数看,棉花库存量指数47,虽较2月微升0.37,但仍低于枯荣线;非棉纤维库存量指数48.51,较2月微降0.22。   生产指数   3月,生产指数49.93,较2月上升5.99。中上旬,企业生产基本正常,开机率维持稳定。部分地区企业受疫情影响,开机率下调。下旬开始,企业开机率下调增多。3月开机/台率指数46.77,较2月上升2.22,低于临界点。经历过多轮疫情反弹后,各地防控措施已较为完善,企业已习惯常态化疫情下保持稳定生产。从产品产量看,在2月较低基数基础下,3月纱布产量环比增速明显,指数大幅上升。3月,纱产量指数53.56,较2月上升10.02;布产量指数52.43,较2月上升9.4。   产品销售指数   3月,产品销售指数48.08,较2月下降1.47。从市场价格看,受疫情及下游需求不佳等因素影响,市场持续弱势,纱布价格下调,降幅高于棉花。当月32支纯棉普梳纱月均价28978元/吨,环比下降450元/吨,降幅1.53%,纯棉坯布(32*32130*702/147"斜纹)月均价6.26元/米,环比下降0.1元/米,降幅1.57%。从市场销量看,企业表示,由于国内疫情扩散,客户下单减少,以咨询为主,订单多为1-2个月的短单。3月纱销售量指数50.51,较2月上升5.41;布销售量指数50.15,较2月上升5.76。可以看出,与2月相比,3月市场销售好转明显,但与往年相比,纺织旺季行情成色不足。   产品库存指数   3月,产品库存指数46.67,较2月下降1.55。当月,内需市场不足,同时受疫情影响,物流运输不畅,企业产成品库存增加,部分企业通过适当进行减产来缓解库存压力,尤其织布厂减产现象多于纺纱厂。整体看,常规产品库存高于混纺产品,纺纱厂库存高于织布厂。3月,纱库存量指数46.22,较2月下降2.11;布库存量指数47.35,较2月下降0.7。   企业经营指数   3月,企业经营指数49.91,较2月上升4.12,继续位于枯荣线下方。3月以来,国内疫情散发,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冲击影响加大,行业同样受到严峻考验,物流停滞、运输成本增加、纺织市场闭市等造成棉纺织企业库存不断增加,产品价格持续下滑,利润进一步缩减。当月,主营业务收入指数50.97,较2月上升5.8,位于枯荣线上方;利润总额指数48.85,较2月上升2.44,但仍低于枯荣线,处欠景气状态。   企业信心指数   3月,企业信心指数44.39,较2月下降1.43。当前,国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国外多数国家却选择“躺平”,世界经济恢复形势不明朗。随着东南亚复工复产加快,纺织订单开始回流至东南亚国家。企业表示,东南亚纺织企业订单已接到3季度,国内纺织企业订单多为1-2个月短单。同时,受疫情管控影响,部分棉纺织企业开始主动控制产能利用率,减产、限产现象增多,后市信心不足。调查数据显示,认为后市乐观向好的企业占比为7.61%,认为后市弱势下行的企业占比为63.67%。   说明:中国棉纺织行业景气指数采集自全国近500家次棉纺织企业,参考国家制造业PMI等指数制定方式,通过对多个主要指标加权计算得出,当指数高于50,表示棉纺织行业本月景气程度好于上月,低于50则表示本月景气程度不及上月。   2022-04-25 16:4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