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首页 纺织化纤行业
内外棉价格倒挂刷记录,消费疲态尽显   当前棉纺市场,外强内弱格局难以打破,内外棉价格持续倒挂,如图1所示,自2022年3月22日至今,内外价差呈负值已1月有余,持续时间刷新历史记录,最大差值2252元/吨。内外棉价差何时修复,以什么方式修复?   图1 2022年内外棉价格走势图     近3个年度国内棉花供需形势变化较大,因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爆发,2019/20年度我国棉花消费量大幅收缩;2020/21年度我国棉花丰收,且消费快速恢复,USDA公布的数据甚至高于2018/19年度消费水平;2021/22年度棉花产量低于前4个年度均值,同时新疆棉区加工产能连续增加,因而,棉价顺势站上了十年高点,高成本、低销售进度成为短期棉价下跌的缓冲带。      然而,国内棉花消费下滑趋势已愈发明显。截止4月23日,2021/22年度中国棉花累计公检量542万吨,部分棉花未参与入库公证检验工作,据Mysteel农产品了解,棉花加工进入尾声,预估总产量580万吨左右。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中国累计进口棉花98.44万吨,主要为美国棉花40.23万吨,占比40.87%,巴西棉39.46万吨,占比40.08%,印度棉4.51万吨,占比4.58%。2022年4月22日,Mysteel农产品统计的工商业库存较2021年8月底数值约增加20万吨,经计算可大致预估近8个月时间,棉花消费量仅470万吨左右,较2020/21年度同期值大幅减少。因而,国内基本面疲软形势使得棉价上涨乏力,对于国际棉价上涨只能望尘莫及。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3月衣着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环比增长0.4%,同比增长0.6%,3月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类值仅960.2亿元,同比下降14.99%,较1-2月均值下降19.37%,3月穿类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累计增长值为0.9%,较2月下降3个百分点,同比下降29.7%。3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上升1.2%,超出市场普遍预期,同比增长8.5%,同比涨幅创1981年12月以来最大值,其中汽油、住房、食品指数的增长是消费者价格指数增长的最主要的因素。国际棉价居于十年历史高点,价格影响需求,在正常情况下,市场需求会按照和价格相反的方向变动,近期USDA发布的2021/22年度陆地棉周度销售数据连续五期下滑,连续两期刷新市场年度最低。因此,笔者认为,在商品大通胀环境下,对于纺织品服装等非必需品消费将受到较大影响,全球棉花消费亦将被抑制。      综上所述,国内棉纺基本面积弱,通胀影响纺织品服装终端消费,为抑制通胀,货币政策倾向收紧,因此,中长期棉价走势偏空,内外棉价差回归仍需时日,但过程或主要伴随着国际棉价大幅回落。 2022-04-26 14:31:01
内外棉价差收窄,下游需求远低预期   当前国内外棉价呈外强内弱格局,尽管美棉表现明显强于郑棉,但近期受美股暴跌以及市场步入美联储加息周期影响处于高位震荡回调趋势,加之在五六月份的美联储单次加息力度可能达到50基点或更高,给市场带来了较大风险。而国内郑棉回旋余地相对较小,受国内基本面偏弱影响维持区间震荡。      国内外棉价差收窄   图1 2020-2022年国内外棉价差走势图     据Mysteel农产品数据监测,如图1所示,截止4月24日,美棉M1-1/8到港价跌168元/吨,报23855元/吨;国内3128B皮棉均价暂稳,报22823元/吨;内外棉价差缩窄168元/吨为-1032元/吨。美棉周度签约出口报告数据不佳叠加美元指数走强,外棉价格跟随挫小幅下跌;国内棉价基本面维持弱势。内外棉价差缩窄,但整体形势依旧为外强内弱,短期棉价倒挂格局维持。预计内外棉价差维持窄幅震荡运行。      供应方面:据Mysteel调研显示,全国商业库存环比减少,下游需求低于预期。美国2021/22年度陆地棉装运量为8.33万吨,较前周增长10%,较前四周平均值减少6%,主要运往中国(3.33万吨)、巴基斯坦、土耳其、越南和墨西哥。美国2021/22年度皮马棉出口装运量为3334吨,较前周减少19%,较前四周平均值增长22%,主要目的地是印度、中国(1179吨)、土耳其、秘鲁和中国台湾地区。近期棉花市场交投不畅,传统金三银四行情基本落空。国内纺织市场需求持续疲软,后市恢复尚不明朗,当前棉花销售进度只有50%,上游企业压力持续增加。疫情管控对企业运输以及终端消费造成较大影响。预计短期全国商业库存继续缓慢消化。      需求方面:据中国海关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3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220.49亿美元,同比增长16.79%。其中,纺织品(包括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额为118.25亿美元,同比增长22.39%;服装(包括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额为102.24亿美元,同比增长10.92%。当前下游棉纱市场维持弱势,后续订单不足,部分地区疫情导致物流停摆,产成品库存不断累积,不过近日国家发文全力保障物流畅通,持续降低物流成本,确保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广东、江浙等沿海地区棉纱消费需求呈现小幅反弹,部分棉纱贸易商低价囤货的意愿有所回升,但旺季不旺现象仍未改善,后市消费需求还将持续关注。      综上所述,当前国内棉花工商业库存规模大,新花销售进度大幅落后于往年同期,况且等待盘面套保的棉花数量庞大,棉价突破前高难度很大。全球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抑制棉花需求,美联储加息大幕如期拉开,国际棉价短暂上涨后回撤概率加大。加之国内新冠疫情多处散发,部分地区纺织企业被迫暂停生产,近期轧花企业还款压力较大,降价抛货意愿增强。预计短期内棉市行情维持弱势震荡态势。 2022-04-26 14:31:12
3月棉纱进口:印度纱一落千丈 乌纱异军突起 据海关总署统计,2022年3月我国进口棉纱线约12万吨,同比降幅44.7%,较1、2月份棉纱线进口同比降收幅再次明显扩大,与3月份我国棉花进口降幅同比收窄“大相径庭”。   3月份我国棉纱进口主要来源地为:越南、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占当前棉纱线总量的比例分别为53%、13%、12%、6%、4%;3月份进口印度棉纱的数量仅为0.4927万吨,占比不到4%,仅在排在榜单第六位(2021年印度棉纱进口量排在中国棉纱进口总量的第二位;2022年1-2月印度棉纱进口量排在中国进口总量的第三位),连降三级,下滑的势头非常突出。   广东、江浙等地贸易商表示,2022年2月份以来印度棉纱CIF/CNF报价暴涨,与国产棉纱价格大幅“倒挂”及2022年一季度/二季度我国棉纺织品服装接新单景气度偏低、印度纱厂和出口商因纱价大涨而不肯按期交货/履约,合同取消增多等等多因素导致3月份印度棉纱进口遭遇“滑铁卢”。   值得注意的是,3月份乌兹别克棉进口量占当月进口总量的比例大幅上升,占据次席,对印度、巴基斯坦等棉纱出口大国实现“弯道超车”,业内分析:一方面乌兹别克棉花价格相对稳定,2021/22年度以来涨幅较ICE、MCX期货低很多,较美棉、巴西棉、印度棉等纺纱具有成本优势;另一方面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棉纱以C32、C40及中支精梳纱为主(主要受配棉、设备、利润等因素影响),棉纱在强度、毛羽、CV值、染色性等指标上强于印度/巴基斯坦棉纱,但因纱厂一般规模比较小、供货的稳定性稍差。   另外,相较印度、巴基斯坦等产地棉纱出口面临海运费大涨、集装箱紧张等等压力,乌纱则主要通过铁路进口,具有便捷、快速、履约稳定的特点。浙江某纱线进出口公司认为,由于俄乌冲突持续、印度/巴基斯坦国内棉花棉纱价格难以大幅跳水及我国部分代工、外向型纺服企业刚性需求(规避美国政府对涉疆产品进口禁令的限制)等因素,乌纱2022年二季度仍有较大的操作、拓展空间。   2022-04-26 14:31:23
江苏奋力打通纺织服装产业链堵点断点 ——成立稳供工作专班建立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   江苏是我国纺织服装生产大省,纺织服装企业数量占全国总数的13.82%。受疫情影响,今年以来长三角及长江经济带的服装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特别是物流货运的不畅通,江苏服装产业链几乎都处于运转失灵状态。为提升行业信心,促进服装行业保通保畅,近日,江苏召开“全省纺织行业保供保畅视频会议,引导企业积极应对,同时,江苏还将出台系列纾困帮扶政策,帮助企业打通产业链上的堵点断点。   物流货运是纺织服装行业的生命线,一头连着订单客户,一头连着企业。面对多地高速封路、交通阻断、物流中断、快递业停摆等因素,企业的现状如何?   据华瑞时尚集团董事长孙家军介绍:“我们正遭遇公司创立以来首次利润负增长。”作为行业龙头,华瑞时尚集团涉及服装供应链管理、品牌零售连锁经营、电子商务、针纺织科技、汽车销售与服务等多个产业,不仅在南京、安徽、柬埔寨、越南建有生产基地,还拥有“LOGOGO”“VELVIN”“IDOLE”“EsC’elaV”等自主女性时装品牌,品牌店、专卖店及专柜1600余家。2022年1月-3月企业营业收入5.35亿元,同比增长0.7%,利润为负2268万元,同比下降3.8%。红豆集团副总裁王晓军介绍,今年以来,红豆集团通过推进“自主创新、自主品牌、自主资本”三方面积极打造“三自”企业,加大企业市场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但自3月底以来,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受到了严重影响,特别是服装线下门店零售最为严重。一季度服装线下门店可比店销售总额同比下降达到8%,预估4月份将超过10%。   “货物运输是服装行业的生命线,货车公路运输占比100%。随着疫情防控不断升级,物流和快递不畅抑制了服装线上、线下销售,春季服装市场旺季不旺,给行业带来的损失极为惨重。”在江苏省工商联服装业商会党支部副书记兼秘书长陆梅看来,为解纺织服装行业的燃眉之急,江苏需要以通行证为核心,通过更精准的政策、更务实的措施、更坚决的态度、更落地的办法加快打通货运物流关节,尽快实现服装货物保通保畅的目标。   陆梅认为,当前货物运输仅靠通行证制度不能形成常态化运行机制,而且通行证设计也并不科学,对服装行业产业链供应链带来严重阻碍。目前,通行证存在发放对象有偏差、发放单位不一致,白名单数量有限、手续繁琐信息孤立不可追溯、纸质不方便办理且办理时间长等不足,95%以上的服装企业申请不到通行证。为保障服装产业链常态化运行,建议以产业链发放通行证,实行统一的电子通行证。通过相关技术手段对司机个人防疫信息进行实时动态管理,并围绕司机生活服务建立防疫生态圈,以保障司机安全的闭环管理。同时,陆梅建议我省出台社保专项扶持政策,扩大金融扶持力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她介绍,在调查时发现,江苏服装企业用工多、成本高,目前,大部分服装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她认为江苏可以为服装企业减免3个月至半年的社保费用,并为纺织服装企业发放信用贷款或供应链融资,为符合条件的服装企业提供融资增信支持,帮助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续保续贷。   江苏省工信厅副厅长李锋表示,纺织服装行业是江苏传统支柱产业,也是江苏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面对企业遭遇的物流不畅、原材料成本大幅度增长等现状,江苏坚持一手抓好企业疫情防控,一手抓产业链供应链保畅保通。目前,江苏已及时印发相关文件,指导企业筑牢疫情防控屏障。4月初,江苏成立了稳定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工作专班,建立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制度,第一批1719家企业中共有117家纺织企业,通过省市联动,在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的前提下,针对重点企业提出的诉求加大协调推动力度,全力协调企业物流运输。为提振企业信心,江苏还将主动对接纺织行业重点企业、关键节点企业,梳理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断点堵点,研究中小企业纾困解难政策,助力企业平稳运行。   2022-04-26 14:32:18
两部委联手规划化纤强国建设路径图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工信部数据显示,中国化纤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70%,化纤占中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的84%,先进功能纤维、高性能纤维等化纤新材料是纺织行业稳定发展和持续创新的核心支撑,也是新材料产业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对深化纺织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消费升级需求,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意见》提出,到2025年,规模以上化纤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化纤产量在全球占比基本稳定;行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高性能纤维研发制造能力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8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80%;绿色纤维占比提高到25%以上,生物基化学纤维和可降解纤维材料产量年均增长20%以上;废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规模进一步发展,行业碳排放强度明显降低;形成一批具备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构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建设化纤强国。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高勇表示,作为纺织产业最为重要的原料,化纤不仅在体量上满足纺织产业发展需要,更是纺织产业科技、时尚、绿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量大面广”是我国化纤产业的典型特征之一,目前,我国化纤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70%,化纤占我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的84%。   “十四五”时期,我国化纤工业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较低、部分关键原料和装备存在短板等问题对行业制约越发凸显,“双碳”目标任务对化纤工业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为进一步加强行业指导,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锻造长板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五项重点任务。   一是提升产业链创新发展水平。筑牢创新基础,形成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增强国家级、省级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服务能力及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加强关键装备、关键原辅料技术攻关,增强产业链安全稳定性。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优化区域布局。鼓励企业完善全球产业链布局,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优化国际合作模式。培育优质企业,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实施业务流程再造和技术升级改造。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   二是推动纤维新材料高端化发展。提高常规纤维附加值,实现常规纤维高品质、智能化、绿色化生产,推进生物医用纤维产业化、高端化应用。加强生产全流程质量管控,促进优质产品供给,满足消费升级和个性化需求。提升高性能纤维质量一致性和批次稳定性,进一步扩大高性能纤维在航空航天、风力和光伏发电、海洋工程、环境保护、安全防护、土工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应用。提升生物基化学纤维单体及原料纯度,实现规模化、低成本生产。支持可降解脂肪族聚酯纤维等可降解纤维材料关键技术装备攻关,引导下游应用。   三是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加强智能装备研发应用,推进大集成、低能耗智能物流、自动落筒、自动包装等装备研发及应用。加快涤纶加弹设备自动生头装置及在线质量监测系统的研发及应用,提高涤纶、氨纶、锦纶的纺丝、卷绕装备智能化水平。推动新兴数字技术在化纤企业的应用,提升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仓储物流等产业链各环节数字化水平。鼓励重点企业打造主数据、实时数据、应用程序、标识解析、管理信息系统、商务智能一体化集成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资源数据共享,加强供需对接,促进全产业链协同开发和协同应用。   四是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促进节能低碳发展。鼓励企业优化能源结构,制定化纤行业碳达峰路线图,明确行业降碳实施路径,加快化纤工业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绿色园区建设,开展水效和能效领跑者示范企业建设,推动碳足迹核算和社会责任建设。提高循环利用水平,推动废旧纺织品高值化利用的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发展,加大对废旧军服、校服、警服、工装等制服的回收利用力度,鼓励相关生产企业建立回收利用体系。严格能效约束,完善化纤行业绿色制造标准体系,依法依规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水耗、高排放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为优化供给结构提供空间。   五是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以技术为核心,以需求为导向,开发性能和品质优异的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时尚化、功能化、绿色化产品,持续扩大中高端产品有效供给。完善国标、行标、团标、企标协调发展的化纤标准体系,充分发挥团体标准引导产业发展、激发创新活力的作用。扩大“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和“绿色纤维”的品牌影响。提升消费者对中国纤维和企业品牌的认知度,推进中国纤维及企业品牌的国际化。鼓励企业建立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加强品牌管理团队建设,深化上下游产业深层合作,扩大品牌影响力。   为推进各项目标和重点任务的顺利实施,《意见》提出了多项保障措施。   在政策支持引导上,将加大对高性能纤维、生物基化学纤维、再生化学纤维及可降解纤维材料等支持力度,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企业联合申报国家专项,加快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   在财政金融支持上,将统筹现有渠道,发挥银行业金融机构、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加大对技术创新、绿色发展、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等方面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融资。   2022-04-26 14:32:53
热点 | 刚解封又被封?杭州又一纺织市场紧急停业!直击疫情下的服装市场,人流锐减,有人走有人留 生意刚好几天,市场就被封了,造孽啊! 刚解封又被封 杭州环北丝绸服装城被封了 4月23日凌晨,杭州市拱墅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出了启动二级响应的通告:全区启动二级响应、局部地区按照一级响应落实管控措施,停止一切非必要聚集性活动,减少人员流动,让社会面迅速静下来;辖区范围内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站点也都暂停运营。 在杭州环北丝绸服装城,一场疫情大家都慌了,一大批商户一夜没睡,陆陆续续来到市场搬货,终究没能保住“银四”的服装旺季。 4月23日04:30接到市场相关通知,商户搬货乱如麻。   杭州环北丝绸服装城总建筑面积约100000平方米,共有11层,地下3层,地上8层。其中地下一层主营各类小百货,地上一至四层主营服装,五至六层主营丝绸成品、面料家纺系列,七层为丝绸研发、展示中心。市场内银行、电子商务、仓储、餐饮、物流等服务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并配有近千个泊车位。 杭州环北丝绸服装城的建成扩大了杭州中国丝绸城特色街区的规模,它将逐步打造成为中国丝绸产品的“销售中心”、中国丝绸文化的“展示中心”、国内一流的“推介中心”、全国闻名的丝绸“研发中心”。 直击疫情下的服装市场 人流锐减,有人走有人留... 2022年已经过去四分之一,而这四分之一中,绝大部分时间又被疫情给占了。 按惯例,每年的三四月是纺织服装企业的销售旺季。但是,谁也不曾料想2022年的这个春天,陡然严峻的疫情形势让原本已逐渐复苏的服装业又陷入“倒春寒”。 现在的服装市场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凄凄惨惨戚戚。 去年认为今年可能会好点,所以硬撑到现在;但目前来看,2022年是“地狱之年”,那明年呢?不好说。 这就像投资,是该及时止损还是死撑期待着逆风翻盘呢?两难抉择。 很多老板都在观望,是走是留。 “我开店很多年了,尽管之前挣了不少的钱,但是疫情三年,每年利润都在下滑,尤其是今年已经在消耗积蓄了,在考虑要不要先关店,等行情好的时候再重新开,但算下来成本也不低,很纠结。”经营女装店的何总说道。 “疫情总会过去的,我还是继续开着吧,把自己的微商城分享给客户,同时通过商品云相册在朋友圈卖货,现在主攻线上渠道,效果初显。”经营牛仔裤的一老板表示道。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大家都在积极想办法自救,但物流运输受阻仍是摆在企业面前的最大难题:不仅前端生产原料供应不足,后端销售也面临发不出货导致库存高企等一系列问题。若长时间得不到解决,这势必将影响企业现金流的正常运转,进而动摇企业稳定发展的根基。从目前情况来看,在供需端的双重压力下,企业经营信心明显不足,对未来预期也并不乐观。 不管怎样,在这样一个困难时期,也呼吁所有上下游服装企业积极开展自救与互助,携手并肩,攻克时艰。   2022-04-26 14:3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