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首页 纺织化纤行业
宏观形势转弱 棉市宽幅震荡   昨日,受到市场利空消息影响,金融市场出现震荡,大宗商品及美股大幅下跌,其中美棉ICE跌至145美分/磅附近,郑棉跟随跌破21500元/吨关口,整个市场节奏转换很快,震荡幅度增大。      据财经媒体消息,芝加哥联储主席埃文斯表示,下次会议可能会加息50个基点,他认为加息至超过中性利率50至75个基点并维持一段时间,有利于遏制通胀。费城联储主席哈克也预计6月和7月分别加息50个基点。      与此同时,欧洲央行管委雷恩表示,欧洲央行可能在夏季加息,工资上涨加速是现在决定货币政策走向的最关键因素。欧洲央行管委埃尔南德斯德科斯称,如果中期通胀前景维持在目标附近,欧洲央行可能在接下来的几个季度进一步加息。      在美联储和其他央行加息缩表的背景下,联合国发布的《2022年中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下调至3.1%,低于2022年1月发布的4%的增速预期;预计2022年全球通胀率将增至6.7%,是2010年-2020年期间平均通胀率2.9%的两倍。欧盟经济增长前景也显着减弱,预计2022年欧盟GDP仅增长2.7%,而不是1月初预测的3.9%。      宏观经济走弱的风险增加,棉市压力也在逐渐增大,但受到新疆棉和外棉现货的支撑,棉市依然维持高位震荡。现在棉市多空因素明显,涨跌都有一定的。国内棉花库存处于高位,加上新年度棉花增产预期较大,棉市压力并未释放,只是往延后累积。由于棉价居于高位,国外纺企也开始了亏损,正在走国内纺企经历的高利润到亏损的老路,除非打通棉纺前后道环节产品涨价的传导之路,而这难度很大。总体上看,市场向下的压力较大,毕竟在美联储加息和缩表的压力下,宏观大局的走势更具决定意义。 2022-05-23 09:16:35
印度终止弹性纱线反倾销措施 2022年5月18日,印度商工部发布公告称,接收到财政部于同日发布的办公室备忘录,财政部不接受其于2022年2月1日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韩国、越南、中国台湾地区的弹性纱线(Elastomeric Filament Yarn)作出的终裁建议,决定终止对上述国家和地区现行反倾销措施。   2016年1月27日,印度商工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韩国、越南、中国台湾地区的弹性纱线启动反倾销调查。2017年5月3日,印度财政部发布通报第15/2017-Customs(ADD)号,对中国、韩国、越南、中国台湾地区的涉案产品分别征收0.48-3.34美元/千克、0-1.90美元/千克、0.36-2.16美元/千克、2.40美元/千克的反倾销税,有效期至2022年5月2日。2021年6月30日,印度商工部发布公告称,应印度企业Indorama India Private Limited提交的申请,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韩国、越南、中国台湾地区的弹性纱线启动第一次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2022年2月1日,印度商工部对该案作出肯定性终裁,建议继续对上述国家和地区的涉案产品征收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分别为中国3.34美元/千克、韩国0-1.90美元/千克、越南0.36-2.16美元/千克、中国台湾地区2.40美元/千克。涉及印度海关编码5404项下的产品(海关编码仅作为一般参考,具体以涉案产品英文描述为准)。涉案产品为小于等于150旦数的弹性长丝纱线。彩纱和梁式弹性纱线除外。   2022-05-23 09:17:38
山东:棉纱库存积压 企业经营分化 今年4月受疫情、需求弱势的影响,山东省内纺织厂开机率持续下降,部分地区开机率低至40%。5月以来多数企业仍处亏损状态,但为留住工人及维持机器设备正常运转,前期停机企业陆续开工,目前开机率提高至60%左右。对于棉花采购仍以谨慎为主,在上周郑棉CF2209合约价格21200元/吨附近时,部分纺织厂点价购买小批量棉花。   山东菏泽某纺企负责人表示,目前棉纱库存较大,在1-2个月左右,棉花库存较低,中小企业工业库存约15-20天,规模企业工业库存约30-45天。因资金成本、纱线品种差异,各企业经营情况不同,但大部分企业仍处亏损状态。据了解,该企业普梳40支销售价29500元/左右,采购皮棉价格21500-21800元/吨,纺纱处亏损状态。另外当地纯棉纱和气流纺销售出现分化,气流纺销售较普梳40支、32支顺畅。   山东枣庄某纺企负责人表示,受疫情管控、下游消费不振的影响,多家企业棉纱运输受限,订单明显减少,开工不足一半,不少企业安排放假。当前棉价处高位,棉纱价格不涨,棉纺厂持续亏损。在这样形势下,企业经营压力上升,生产积极性较低,期待政策发力。   山东滨州某企业负责人表示,目前当地产能在400万锭左右,受下游消费、疫情管控等多方面影响,多家企业出现减产或关停现象,减产幅度50%左右。一些企业为减少经营压力,纷纷改为生产涤棉纱。当前疫情逐渐好转,后期市场发展关键还要看国内外下游消费及订单情况。   2022-05-23 09:17:46
纺织企业减停产比例上升,政企合力稳定经营 2022年一季度以来,纺织服装行业受物流不畅、原辅料短缺、订单萎缩等复杂因素影响,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遭遇困难,记者采访发现,浙江江苏等地的上下游企业成本压力大,减产比例有所升高。   面对这一情况,政策层、行业协会和企业携手统筹防疫与生产,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分析人士认为,物流运输的逐步通畅,将较大程度地缓解纺织服装行业因原料短缺带来的市场供应链生产困境,并促进中下游订单的下达,中长期视角看,中国产业链完备,企业竞争力提升是趋势,行业有望重新回归稳态增长。   运输和原料成本上涨   服装产业一直是杭州市临平区传统优势产业,有服装企业7600余家,占杭派女装产能的80%。记者了解到,本轮疫情以来,海外进口原料滞留港口,企业原辅材料不能及时到位,加之前期多地曾因疫情防控关闭部分高速公路出入口、收费站,物流不畅导致原料短缺、运输费用上涨,也增加了纺织企业的采购成本,临平区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面临多方面困难。   “每一个企业都不是一座自给自足的‘孤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生产不同步会影响全链企业正常生产。”杭州市临平区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杰丰服装、旺盛服装、东兴制衣、嘉溢制衣等外销为主的企业反映,企业原辅材料不能及时到位,致使企业供应链库存大,备货难,备货时间长,“货柜价格和运费上涨厉害”。   订单量的减少打乱了一些企业生产计划,也导致员工到岗率低。杭州砾赫服饰有限公司表示,该公司处于半休假半办公状态,预计今年目标业绩完成率下降。临平区一家服装企业负责人也表示,目前业务的正常开展比较困难;“发放员工工资、采购原辅材料、付用房租金、付供应商货款等支出只增不减,成本压力可以说是每日增加。”   记者采访中发现,江浙地区部分织造厂、中小纱厂及织造企业减产、停产比例升高,多家纺织企业反映前期不少订单被迫取消、原材料进不来等问题。对于布局上下游的大型企业而言,目前供应链和市场形势也难言乐观。从事石油化工与化纤原料生产的某大型上市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原辅材料价格涨幅较大,下游受国际形势及疫情影响,订单不足,导致聚酯开工负荷较低,“现在传统‘金三银四’旺季都已经过去了,但聚酯终端纺织面料库存高企,较往年大概高出30%。”   政企合力稳定经营   江苏、浙江两省纺织业规模约占全国40%,面对疫情下原辅料物流不畅、成本上涨和市场受阻的情况影响,政策层、行业协会和企业携手统筹防疫与生产、合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积极应变,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   浙江恒逸集团负责人表示,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已指导各下属子公司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努力做到“总体一盘棋、应对有序”。在生产运行方面,制定产销协调周例会机制,产销双方通过及时沟通交流,筛选有经济效益的、库存较低的产线优先生产,同时对人员进行灵活调配。在物资调配方面,建立物资调度调剂平台,一季度子公司之间机配件物资共调剂779项,最大程度保证了生产稳定;同时,建立物资临时转运基地,“当个别子公司出现因疫情被封闭管理、原辅料和成品无法进出厂的情况时,就近建立原辅料临时转运基地,提升复工复产的效率。”上述负责人说。   物流运输的保通保畅是实现稳定生产的重要前提,恒逸集团下属子公司浙江恒逸物流采取了点对点固定运输路线、开展日常监测、多次实施驾驶员集中居住管理、车辆行踪监控、规范开展消毒、加强驾驶员防护等措施。上述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物流畅通保供措施后,恒逸物流基本恢复了正常运输,虽然运输效率还受到一定影响,但生产企业原料供应没有那么紧张了,下属各子公司做好了开足马力稳步促进生产的准备。”   为尽快实现集群内纺织服装企业物流通畅,杭州市临平区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运用产业链“一键通”运输保障平台和全国统一通行证保障企业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具体而言,鼓励企业申报全国通行证,安排服务专员及时审核通行证申请事项,交通出入口规范全国通行证使用流程,确保重要生产物资运输车辆快速放行。截至目前,该局已审核发放全国统一通行证416张,其中纺织服装企业货运通行证173张,保障运输无纺布、服装面料、防护服配件等重点生产物资、防疫物资超3000吨。   同时,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对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可形成有效助力。临平家纺行业协会联合中信保、银行机构为企业提供风险预警,并在产品开发,市场研究、客户服务等方面给予企业指导。今年6月,众望布艺股份有限公司14万平米、年产1500万米高档装饰布智能工厂将投产。杭州艾可家纺有限公司3.4万平方米的现代家纺设计研发中心将投入运行。   此外,信息化在保通保畅中作用更加突显。江苏盛虹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自建的“虹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在线系统跟踪各物料的产、销、存、耗以及设备效率、能耗情况,控制生产流程;行业产业链协同平台则连通供应商、生产者、分销商、客户,实现产供销在线完成,借助信息化技术保障了疫情期间企业生产经营稳定。截至今年4月底,盛虹集团旗下斯尔邦石化丙烯腈累计出口量同比增长41%,乙腈同比增长47%。   支持政策有待落地   近期,一系列政策举措密集出台。5月9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加力帮扶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若干措施》,从加大资金支持、缓解融资难回款难、降成本和扩需求、加强服务保障等维度推出一些实招和硬招。   在5月18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表示,下一步要解决政策落地过程中的“卡点”,最重要的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表示,将精准推送政策,广泛开展政策解读和咨询,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落实,中小企业应享尽享。   为巩固拓展物流保通保畅工作成效,交通运输部提出,要继续对关停的高速公路服务区、收费站、港口码头开展自查自纠,确保“应开尽开”。落实好通行证制度和核酸检测“即采即走即追”制度,坚决清理通行管控层层加码、“一刀切”等行为,保障各类重点物资运输畅通。   分析人士认为,一揽子纾困帮扶政策将为纺织服装行业在下一阶段的发展提供支撑。总的看来,物流运输的逐步通畅,将较大程度地缓解纺织服装行业因原料短缺带来的市场供应链生产困境,并促进中下游订单的下达。   太平洋证券分析师郭彬认为,在制造端长期看中国供应链企业竞争力提升是趋势,从中长期视角看,行业有望重新回归稳态增长,静待二季度需求复苏机遇。   国泰君安纺织服装研究团队近日发布研报称,疫情影响有望逐步减弱,展望五六月份,服装零售有望逐步改善,未来随着门店运营及物流运输等环节有序恢复正常,预计服装终端零售情况也将有所改善。   针对纺织服装业遇到的现实困难,以及疫后恢复可能面临的挑战,有企业呼吁,在从严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前提下,下一步要让各地政策更加透明,杜绝防疫“各自为政”、层层加码等问题,力促政策政令畅行无阻,同时,期待政府继续给予相应的扶持政策并落地落实。   2022-05-23 09:17:56
国际纺联:全球纺织业务下滑形势明显  近期,国际纺联(ITMF)对全球220多家纺织公司进行了第13次新冠疫情的调查,主要问题包括业务状况、业务预期、订单接收、订单积压、产能利用率。其他问题包括:主要担忧,以及是否能转嫁和在多大程度上转嫁最近的成本增长。   在所有地区和所有产业链环节,2022年3月的业务情况仍处于正区间,业务情况优良和不好的差距为+13个百分点。然而,这一点却远低于2021年11月的+26个百分点和2022年1月的+18个百分点。相对较多的公司(43%)认为他们的情况令人满意,这表明,尽管公司在供应方面面临着许多挑战,如交付延迟和生产成本上升,但需求仍然强劲。   对于未来6个月的商业预期,全球纺织价值链依然乐观,但其基础要弱得多。自2021年9月以来,预期更有利和更不利之间的差距已经从+32个百分点下降到+7个百分点。这清楚地表明,纺织价值链在2021年第四季度度过了强劲商业周期的最高峰。未来是否会看到更广泛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断的全球供应链是否会重新平衡,以及未来俄乌战争将如何发展。   从不同地区可以看出,除东亚和非洲外,所有地区的商业状况(良好和不好相抵)都处于正面,东亚和非洲为负面。另一方面,人们的期望差异很大。在北美、南美和非洲的企业预计业务会更有利,而在所有其他地区,更有利和更不利相抵为负。   至于不同的产业链环节,下游部门——织布/编织、整理/印染、服装和家纺生产商,通常比上游部门——纤维生产商、纺纱和纺机生产商更为挣扎,在涉及转嫁增长的成本时尤其如此。   订单接收量已经从2021年11月的高水平+38个百分点下降到2022年3月的+12个百分点,说明商业状况下降。同样,2022年3月的订单接收量预期也从1月的+34个百分点下降到2022年3月的+22个百分点。   自2021年7月以来,订单积压量从2.3个月增加到3.1个月。对积压订单的预期保持在2.9个月,和上次调查持平。产能利用率保持在80%左右。考虑到持续存在的供应链瓶颈,市场对产能利用率的预期没有改变。   原材料、能源和运输成本的上升是公司关注的主要问题。   2022-05-23 09:18:08
关注 | 上海分阶段复商复市 长三角纺织企业抢抓市场机会 5月16日,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宣布,全市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6月1日至6月中下旬,在严格防范疫情反弹、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将全面实施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恢复上海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一个多月以来,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的纺织供应链在疫情影响下遭受到严重冲击,上海将逐步推进复工复产消息给纺织行业带来了希望和信心。 国有企业显担当 面对上海逐步启动复工复产,东方国际集团总裁季胜君谈到:“集团各企业要把握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节奏,确保生产保供物资、谋划业务不断不乱,逐步有序开展复工复产。” 据了解,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东方国际集团下属原料公司把各园区作为一线阵地,认真落实每天的防疫工作,积极与所属区商务委及街道沟通,做好“白名单”和企业场所码的申报工作,为复工复产打好基础。 东方国际集团下属德福伦公司在不断完善防疫工作管理方案的同时,采购了充足的防疫物资,为迎接全面复工复产做好准备。特别是上海市府提出复工复产的相关部署后,德福伦公司第一时间制订工作方案,落实工作措施,严格履行好各项防控工作要求。公司被列入上海市第一批复工复产企业“白名单”后,又安排了一批员工在落实闭环管理要求下,增补到复工复产增能生产上。公司将原来的两条生产线,增加到3条生产线,产能利用率也从40%扩大到70%。 从东方国际集团下属的上海三枪(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面对疫情带来的挑战,三枪公司已经坚持封闭式生产超过两个月,在防疫物资生产、生活保障物资调配、上海市抗疫一线物资保供等几条战线上日夜奋战。3月以来,集团累计对接16个区,500多个社区街道、居村、企事业单位,向全市供应防护服、隔离衣、口罩158万件(只),贴身衣物、家纺类生活物资38万件,在关键时刻显示出国有企业的担当。 图源:东方国际集团   中小企业“抢”订单   商贸往来渐复苏     2022-05-23 09: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