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首页 纺织化纤行业
热点 | 露营市场持续升温:被疫情催化的露营经济蕴含着哪些机会? 今年春季以来,我国本土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防控形势十分严峻。旅游行业市场恢复存在许多现实困难,多地跨省游叫停,使得消费者出游半径缩小,这让本地游、周边游、近郊度假成为大部分消费者的选择。 从各平台公布的旅游数据看来,周边露营市场持续升温。去哪儿网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露营相关产品(住宿、出游)的订单量是去年的3倍,可以露营的公园门票销量同比增长超五成。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近4.6万家露营相关企业,近三年我国露营相关企业注册总量持续猛涨。从工商登记来看,2021年新增注册超2万家,同比增长144%。 从注册时间来看,48%的露营相关企业成立于1年内。艾媒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露营营地市场规模达299亿元,增长率达78%。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54.6亿元。 日光域(北京)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日光域集团)董事长孙建东透露,该公司疫情之后每年营收呈60%的逆势增长。看似是疫情让消费者的旅游观念发生了转变,追求亲近大自然成为首要需求。但在从业16年的孙建东看来,这是旅游进入下半场的必然结果。 旅游业的下半场最典型的特征就是自由行,自由行意味着自由选择,自由选择意味着有丰富的供给,露营的本质就是自由行过程里的一个基础配套,是落脚点,也是集散地。然而,目前大部分传统旅游资源仍停留在按团队游的方式匹配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上。露营的火爆显示出消费者新的旅游需求的爆发。 2021年,北京的日光山谷有的用户一年里来了35次,而一年里来10次以上的差不多占到20%,在这里,旅游正在变成一个中高频的消费模式。 以日光山谷为例,这个项目服务人群以“80后” “90后”“00后”以及学龄前家庭、自驾游用户为主,所有服务项目都是围绕这群人展开的。在用户时代,要去深挖用户需求、想办法理解用户,在设计产品时要考虑用户的个人需求、家庭需求以及社群需求,如何去满足和实现。 随着中国自驾车休闲旅游、家庭自助旅游、背包徒步旅游等旅游方式的兴起,露营这种业态背后具有更大的商业价值和想象力。自然度假场景是可以为人们带来美好生活体验的地方,在大自然里人们天然就容易放松,更容易让父母和孩子之间、夫妻之间、老人和孩子之间,形成有效沟通,从而留下美好回忆。 2020年以来的新冠疫情限制了出国旅游与长途旅游的发展,作为新兴赛道的露营依托短途、轻奢、户外、社交等属性迅速走红网络。 2022年以来,“一到周末假期,朋友圈一定有人在露营”变成了一大新现象。 尤其是疫情反复的五一假期,选一片心仪的场地,扎起帐篷、摆好美食、拍照打卡……成为不能远途旅行的人们的一个重要消遣。 根据相关互联网旅游平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露营相关订单迎来暴增,其中,飞猪“五一”露营订单增长350%,同程旅游增长117%,去哪儿大数据显示露营相关预定量同比增长超过3倍。 如果说2020和2021是露营的萌芽期,那么将2022年称为露营的“爆发元年”丝毫不为过。 在露营日益火爆的背景下,哪些方向面临着新机会? 露营装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消费者在户外出行前会积极准备配套商品,挂起“大天幕”,缠上“氛围灯”,一起吃烧烤,是不少游客假期露营的“标配”。 京东与经济日报4月联合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4月以来,京东上露营产品的搜索量同比大幅增长145%,帐篷/垫子类商品成交额同比增长达229%。 在户外装备类目中,帐篷/垫子、野餐用品、户外照明、军迷用品、户外仪表成为成交额占比排名前五的细分品类,而救援装备、帐篷/垫子、极限户外、野餐用品的增速更为亮眼,成交额同比增长分别达256%、229%、165%、165%,睡袋/吊床、军迷用品、烧烤用具等产品的成交额增长也分别达121%、80%、67%。 “露营”以及“精致露营”概念的火热,让更多“新手”爱上户外露营。入门类户外露营产品,如液压帐篷、速抛帐篷及野餐垫等产品的销量持续走高,这说明正有一大批户外初阶用户群体正在加入露营大军。 而据艾媒数据,21 年超过半数的露营消费者曾购买过帐篷、防潮垫、睡袋、帐篷灯等相关用品。22 年一季度天猫平台户外/野营品类实现收入 98.36 亿元、同比提升7.19%。 目前露营装备行业内知名公司包括迪卡侬、牧高笛、康尔、多美达、探路者、骆驼、科勒曼等,其中大部分公司在露营装备产品外也覆盖运动服饰及运动鞋相关产品,各公司均有线上销售渠道,旗下品牌在露营装备线上渠道销量表现优异。 露营+营地 随着露营经济的发展,露营营地将走向风格多样化的发展,露营营地市场规模受到整体旅游市场增长带动,市场前景广阔。 露营行业是又快又新的,但事实上90%以上所谓的露营相关企业,都是与装备相关的。而“营地”方向则是一片蓝海。 露营地行业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从露营地的数量与分布上来看,我国露营地供给明显无法满足需求。另一方面,从露营产品的内容上来看,我国现有的露营旅游产品过于单一,季节变化性、观光性、参与性的不足,线路设计趋同,可供选择的产品不多。” “精致露营”概念的兴起给露营营地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除了传统露营必备的帐蓬、睡袋等装备以外,精致露营营地还配备天幕、精美厨具、装饰品以及24小时水电供应及洗浴设施等,消费者无需自己购置露营设备,只需支付租金使用营地即可。精致露营的客单价通常在300-1000元/人,营地提供包括露营场地在内的一系列设施与服务。 露营地位于精致露营产业链中游,多集中于一线城市周边以及旅游热门地区,为了应对土地成本过高的压力,营地开发商一般倾向采取重运营、轻资产的模式。 当全国各地吹起“露营风”,能撩拨游人前往的热门营地都各有特色,比如令人心动的自然风景、差异化的露营体验、满足家族亲子度假的露营游乐综合体等。 相关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3-4月,在户外防护类中,防晒霜成交额占比达59%,太阳镜与遮阳帽占比分别为18%和11%,同时遮阳帽成交额同比增长超50%。 来源:中国文化报、报告查一查   2022-05-23 09:21:41
贸易救济案件频发 纺织商会为中企应诉搭建平台   在日趋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中,贸易救济调查频发给中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带来诸多困扰。对此,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积极应对,同时依托四体联动应对机制,在商务部贸易救济局的领导和在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的组织下,在印度粘胶纤维纱线反倾销调查、印度60旦以上粘胶纱线反补贴调查以及秘鲁服装保障措施调查等多起案件中取得完胜。   过去一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遭遇的贸易救济调查数量继2020年达历史峰值后呈现回落趋势(2020年纺织服装行业贸易救济案件数量22起)共遭遇13起贸易救济调查,同比下降40%;涉案金额20.85亿美元,同比下降23.6%,分别为韩国、印度、巴西、土耳其、阿根廷、秘鲁6个国家发起的反倾销、反规避和保障措施调查,涉及聚酯全拉伸丝(FDY)、粘胶短纤、PU革、聚酯纱线、聚氨基甲酸酯浸渍的纺织品等产品。其中,原审新立案件4起(3起反倾销和1起保障措施)、日落复审7起、反规避2起。   从以往案件看,纺织服装贸易救济案件涉案金额多在数千万美元。近年来,受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各国对国内产业保护力度加强,贸易救济调查力度呈加大之势。2021年,中国纺织服装遭遇的4起原审案件涉案金额均高达数亿美元。   中国是土耳其最大的进口来源国。据GTF数据,2018年-2020年,土方分别从中国进口纺织服装产品19.5亿美元、19.4亿美元和15.8亿美元,占其进口总额的24.1%、25.6%和23.5%。为保护国内产业,土耳其持续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并频繁启用反规避调查。截至目前,土耳其共对中国发动54起贸易救济调查,包含反倾销(包括原审和复审在内)41起。   韩国也更加注重对国内产业的保护。自2005年首次对中国弹力丝(DTY)启动反倾销调查以来,韩国共对中国纺织服装发动6次贸易救济调查,主要集中在2011年-2014年,涉案金额较小(44万~440万美元),主要针对DTY和定向聚酯纱线(POY)产品。时隔7年之久,2021年1月韩国对自中国进口的FDY展开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4.6亿美元。在综合企业应诉意愿的基础上,本案未能组织行业抗辩,5家抽样企业单独参加倾销抗辩。2022年1月6日,韩国调查当局正式发布终裁公告,决定征收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   面对贸易救济调查,企业应如何应对?对此,纺织商会认为,中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可以通过倾销或补贴抗辩(从单个企业角度证明产品出口价格并未低于其正常价值的出口价格进入目标市场)和行业无损害抗辩(从行业角度证明调查国国内产业不存在损害,或者进口产品与其国内产业损害或损害威胁之间无因果关系等)进行应诉。其中,企业单独倾销抗辩通常会取得单独税率。   在企业积极应对的同时,纺织商会也提供了精准的服务,通过组织企业参加代表整个行业利益的无损害抗辩,力保全行业正常出口。去年,纺织商会共组织召开6场案件应诉协调会,成功组织2起案件的行业无损害抗辩--巴西聚酯纱线反倾销调查和秘鲁服装第二次保障措施案。目前,这2起案件仍在审理中。在四体联动机制下,各方积极配合,2020年纺织商会组织的6起案件行业无损害抗辩已陆续发布终裁结果,其中3起案件(印度粘胶纤维纱线反倾销案、印度60旦以上粘胶纱线反补贴案和秘鲁服装第一次保障措施案)取得完胜。   作为四体联动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纺织商会注重贸易救济案件的提前预警,帮助企业规避出口风险。在调查国立案后,纺织商会会第一时间通知企业涉案产品情况和案件进展,动员并组织企业应诉,在广泛了解行业和应诉企业出口情况后向调查机关递交抗辩意见,参加调查机关举办的听证会陈述反对征税意见,联系对方国家商协会、进口商和下游客户形成同盟军共同向调查机关施压,屡次化解纺织品双边贸易摩擦案件的不利影响,维护企业的出口经营。此外,纺织商会还为企业提供技术性贸易壁垒服务、信息咨询、业务培训、法律法规研究和对外交流预警等日常法律服务工作,全力保护企业利益,维护行业发展。     2022-05-23 09:24:11
焦点访谈:从一根纤维到最后的成衣,中国已形成了全球最完备的纺织产业链! 制造业是一国经济之本,也是国际竞争的焦点。近些年来,中国制造业有了很大进步,许多产品不仅占据了原本被进口产品主导的国内市场,还有很多在国际市场上也具备了竞争力。5月15日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焦点访谈》播出系列节目《领跑的密码》,关注我国制造业中那些悄然积蓄和发力、在国内国际市场成为领跑者的行业和产业。   这期,我们一起关注“纺织”这一传统工业。   纺织是传统工业,更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根纤维到最后的成衣,中国已形成了全球最完备的纺织产业链,并从纺织业大国逐步成长为全球纺织业的强国。这背后藏着怎样的行业发展领跑密码?   智慧转型   “千人纱,万人布”成为历史   我国每年纤维加工总量占世界50%以上,2021年纺织品服装出口达3160亿美元,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目前中国服装市场零售规模超4.5万亿元。支撑这些庞大数字的,正是全球规模最大、配套最为完整、不断转型升级的中国纺织产业链。   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21世纪初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纺织业释放出巨大产能,为全世界源源不断提供着价廉物美的服装。但与此同时,中国纺织业迎来了新的时代命题。“我们自身体量已经非常大了,让它再快跑,可能性不大。”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新闻发言人孙淮滨表示,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综合成本的压力、环保压力、劳动力成本上升等一系列因素,中国纺织业必须要转型升级,由大变强发展。   如今,曾经纺织企业“千人纱,万人布”的情景已成为历史。山东枣庄一高档新型特种纱线生产厂房内,目前生产万锭用工只需要35人,而在三十多年前,十万锭的工厂有一万人,相当于万锭用工1000人。   在江苏常熟一个巨大自动化立库中,3分钟就能锁定一件衣服,并且自动贴上快递单,传送到运输车辆上。整个仓储区单日吞吐量最多可达100万件,搬运、分拣、配送、清点库存全由机器人完成。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李陵申表示,“经过这几年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迭代升级,整个行业的劳动生产效率,智能制造水平和数字化服务水平都得到了极大提升,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   差异化路线做别人做不了的产品   加速迈向产业链更高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纺织业生产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一批勇于创新的纺织企业通过转型升级,向着产业链更高端加速迈进。   超细纤维广泛运用于高档服装、高性能过滤材料、洁净材料等多个领域。我国一家企业从实验室研发到工业化量产的“海岛超细纤维”,直径仅为头发丝1/100,内部还分布着2664根单丝。重量112克的超细纤维单丝,便可绕地球赤道一周。这家企业超细纤维产品年产量已经占到全球约60%。   坚持走差异化路线,做别人做不了的产品,是这家企业从跟跑到行业领跑的关键。该企业用回收塑料瓶生产再生纤维,一年可以生产25万吨再生纤维,消化掉125亿个废旧塑料瓶。2020年,这家企业牵头创办了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这也是全国首个由民营企业牵头建设的国家级创新中心。   2022年4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构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现代化纤产业体系,全面建设化纤强国。“化学纤维是纺织纤维材料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的化学纤维生产量占到全世界70%以上。”李陵申表示,化学纤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纺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可控。   用“科技、绿色、时尚”   回应人们从穿暖到穿好   2020年底,中国工程院组织多位院士和专家,对我国制造业26个行业和制造业强国做了对比和分析后得出结论:我国有5个行业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中领先的是纺织工业。这也意味着我国纺织强国目标基本实现。这正是纺织业通过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里程碑。   科技、绿色、时尚是我国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定位,纺织业生产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回应的正是越来越富足的中国人从穿暖转变为穿好、穿着多样的追求。   大连一家定制服装企业,除线下门店有很大一部分销售都是来自网络订单。消费者不仅可以在网上选择面料,参与款式设计,还可以实现远程量体,只需要按照要求拍摄照片就可以智能地展示出领围、腰围等多个部位的尺寸数据。   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满足了人们多元化的穿衣需求,催生出大量小众品牌和更多想象空间。直播电商这种新业态,让服装行业从设计到生产,从批发到零售的传统模式也发生着巨变。   超越“衣被天下”传统概念   成为“编织世界”的重要手段   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我国纺织业不仅在各个环节都在做大做强,进行转型升级,纺织业所涉及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宽。   从冬奥运动员的功能性运动服装,到航空航天特种装备材料,再到工业粉尘大气污染治理使用的“袋除尘”过滤技术等,今天的纺织业已远远超越了传统意义上“衣被天下”的概念,而成为编织世界的重要手段。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以及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成为企业的立足点,我们也对中国纺织业的未来拥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2022-05-23 09:24:51
汽运出库量增加 新疆棉销售回暖   据奎屯、乌鲁木齐、阿克苏等地棉花监管库反馈,新疆棉汽运出库量呈现一定幅度的回升,发运重点流向仍然是山东、江苏、湖北、河南等棉花消费大省。      目前,物流公司、个体车辆运输费均呈小幅下降,一方面近期内地各省市全力保障运输通道畅通(尤其长三角地区),疫情防控对物流的影响明显减弱,新疆棉公路发运时间缩短,费用下降;另一方面随着2022年春播结束,疆内货物运输进入“青黄不接”期,加之上海及周边有序解封,车辆出疆意愿持续回升,相互压价、抢单的现象时有发生。      湖北某棉花贸易企业反映,近期棉花市场成交主要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涉棉企业询价采购仍以中高品质棉花为主,对低指标、低可纺性的机采棉及高升水的南疆手摘棉兴趣不高;二是成交集中在疆内棉花监管库或疆内交割库,占比一般超过80%,内地库新疆棉报价高于疆内库500-600元/吨且多在交割库而被一些买家放弃;三是北疆奎屯、石河子、昌吉等产地机采棉询价成交情况要稍好于南疆机采棉,在报价持平或相差不大的前提下,棉纺织企业、贸易商更倾向于选择北疆兵团棉花资源。      另外,随着近几日郑棉振荡反弹,企业采购以低基差或者低价的一口价资源为主,压低成本或选择下限资源配棉的现象相对普遍,而考虑到销售进度、库存压力及还贷要求,部分疆内棉花加工企业根据客户采购量、付款方式不同设定商谈空间,销售持续回暖。 2022-05-23 09:25:03
热点 | 天价运费连续17周下跌!上海解封将现报复性出货潮!下半年即期运价不乐观 今年的航贸市场有些“不一样”:“疯涨”的海运费在回落,难求的舱位也在近期出现宽松之势。根据多个航运咨询机构发布的数据,近期亚洲至欧美市场的部分航线即期运价出现下滑,海上集装箱运输需求也有所下降。 上海航交所13日发布最新一周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连续17周下跌,下跌0.38%至4147.83点,仅美西航线运价小幅回升0.15%,其余主要航线运价持续不振;累计今年以来SCFI跌幅18.82%,主要受欧洲航线下跌24.65%拖累,至于美东航线跌幅10.76%、美西航线跌幅1.18%,跌幅有限处于盘整格局。 据SCFI最新运价指数: 远东到美西航线运价7900美元/FEU,上涨12美元、周涨0.15%; 远东到美东航线运价10560美元/FEU,下跌28美元、周跌0.26%。 远东到欧洲航线运价5860美元/TEU,下跌95美元、跌幅1.59%; 远东到地中海航线运价6601美元/TEU,下跌90美元、跌幅1.34%; 远东到东南亚线(新加坡航点)运价992美元/TEU,下跌4美元、周跌0.4%。 多家航商、货代从业者表示,受俄乌冲突、疫情封控影响,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运输受限,是造成这波市场运价持续走低的关键。 随着上海疫情逐步解封、复工复产稳步进行,短期内货量将缓步回升,业界预估4月货量较3月少二成,5月维稳,在加快复工复产与政策支持下,制造业将涌现报复性出货潮,航运业可望迎来较强劲的市场需求,届时供应链压力将再度升高,支撑运价上行。业界预计,最快5月底、6月初可望看到货量提振。 累计今年以来主要航线基本运价跌幅: 欧洲航线下跌24.65%最大,运价从7777美元/TEU降至5860美元/TEU,下跌1917美元; 美东航线跌幅10.76%,运价从11833美元/FEU降至10560美元/FEU,下跌1273美元; 美西线跌幅仅1.18%,运价从7994美元/FEU降至7900美元/FEU,跌幅不到100美元。 随着上海解封政策的启动将出现一波货物抢运潮,这也将是现货市场运价的转折点,目前看来第二季度将淡季不淡,接着进入第三季度传统海运旺季,货量、运价有机会冲高。业界解读,美国需求仍然强劲,美西航线运价5月来维持稳定接着小幅反弹,也反映部分航商新长约上路,带动现货价格转强,一旦加快复工出货,运输需求可望快速拉升。 不过,两大国际海运巨头对下半年运价持不乐观态度...... 马士基、赫伯罗特: 下半年运价或明显下降 全球两大海运巨头对下半年运价持不乐观态度,近期,赫伯罗特暗示,下半年即期(现货)运价可能大幅下降;稍早,马士基在首季财报公布后的法人电话会议上,也透露下半年即期运价不乐观的信息。 特别注意的是,近期,部分航线的即期运价已掉到合约价格以下。以远东到美西为例,各大航商近一年与大型客户或货代签署的合约价格多在8000美元/FEU以上,但近几周,远东到美西即期运价,已掉到此价格以下。 不过,马士基在电话会议中指出,该公司合约价占比相对高,目前仅剩下部分合约未签;马士基首席执行官施索仁表示,目前第二季度的发展态势与第一季度非常相似,但“我们认为下半年需求会放缓,回归正常化……我们看到经济中的风险正在增加。有相当多的因素表明,我们将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增长放缓。” 因此有人认为,长约价占比高、执行合约能力强,将使马士基未来两到三年获利受到保护,而有类似情况的大型航商,运营也会相对正向。进一步说,长约占比低的航商,未来几年内的运营恐不利。据悉,此次不看好下半年运营的赫伯罗特,其合约价占比就相对较低。有人指出,未来几年大型航商获利表现,或因长约价格占比消长,而出现两种情况。 对此,马士基指出,该公司长约比重逾七成,且预期2022年的利润会比2021年增长25%,今年将会是史上最赚钱的一年。应注意的是,虽然马士基与赫伯罗特均对即期运价走势持不乐观态度,但在首季财报出炉后,却又各自都调升对今年获利的预期,迄今,这两大巨头对于各自公司今年获利将优于去年的看法并未改变。 业内人士指出,导致即期运价持续下跌的关键,在于俄乌冲突及疫情的影响。近期,随着解封及持续的复工复产,部分分析师乐观认为将有报复性出货潮,不过,赫伯罗德对此则保守看待。赫伯罗特首席执行官Rolf Habben Jansen在首季财报披露后,于相关说明会中透露,该公司本季度盈利已触顶。首席财务Mark Frese则总结该公司今年获利预期表示,第2季度状况仍优于预期,但是恐略低于首季,下半年获利恐较上半年腰斩。 短期内可能有望反弹 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的头几个月,全球主要集装箱航运公司大举停运。而当去年美国需求大幅反弹时,运力持续紧张导致运费飙升,直到今年年初。自今年年初以来以来,即期运价已远低于高点。上周,彭博智库高级物流分析师Lee Klaskow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在过去10周内,海运运费已经较峰值水平下跌了20%。“疫情对需求构成了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应链上的瓶颈。一旦疫情限制放松,货运量可能会激增,这可能会提振对班轮运力的需求,导致运费上涨。”     2022-05-23 09:29:09